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汪承灏简介

汪承灏简介

淘名人 2024-02-14 19:50 热度:

汪承灏

汪承灏,1938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汪承灏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98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承灏主要从事超声学、物理声学的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汪承灏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南京

出生日期:1938年1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8年1月,汪承灏出生于江苏南京。

1954年,毕业于南京市第一中学。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98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6月,出席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活动。

主要成就

汪承灏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汪承灏建立了压电晶体表面激发产生弹性波场完整的Green函数理论,它在国际上被认为是“分析声表面波激发和传播的最严格的方法”,并运用该理论,发展出压电晶体表面激发、传播、衍射和散射理论体系,构成了声表面波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发展了多种声表面波和高频体声波器件和系统,其中一些已获得实际应用;提出压电可调频换能器原理,可构成捷变频声源,以及压电阻尼原理,压电材料可构成振动阻尼材料;发现曾引起国际物理界关注热点的声空化发光准确发生在空化气泡闭合崩塌的瞬刻现象。

汪承灏此外在声空化效应,超声换能器和振动系统,功率超声,声悬浮,超声聚焦和成像,压电薄膜,可调焦声学显微镜,声学时间反转方法,以及声学微机电系统(MEMS)等方面作出有价值的研究工作。

1999年,汪承灏成立了声学MEMS实验室。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显示, 汪承灏在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已发表论文15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5年

中国声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1989年

中国声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1994年

中国声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1998年

中国声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2002年

中国声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2003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


《声学学报》编委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科技委员会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汪承灏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研事业,在科研工作中学风正派,科学态度严谨,为中国超声事业作出了重大的系统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汪承灏为中国的超声学和物理声学研究的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做出了主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