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白以龙简介

白以龙简介

淘名人 2024-02-14 21:54 热度:

白以龙

白以龙,1940年12月22日出生于云南祥云,籍贯浙江宁波,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白以龙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196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66年—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82年—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87年—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白以龙主要从事爆炸、固体和非线性力学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白以龙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云南祥云

出生日期:1940年12月22日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职业: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籍贯:浙江宁波

人物经历

1940年12月22日,白以龙出生于云南祥云。

1958年—1963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

1963年—1966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66年—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1979年—1980年,任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1979年—1981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0年—1981年,任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1982年—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4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

1984年—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室副主任。

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7年—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3年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白以龙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白以龙在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领域,针对变形局部化问题,建立了热塑剪切模型方程,并得到关于热塑剪切不稳定性条件,局部化演化规律和剪切带晚期结构等结论。提出了延性极限的不稳定性机理和剪切带对延性破坏的作用,阐明了镦压中表面开裂的现象。针对真实材料受外加载荷产生大量微损伤的问题,建立了亚微秒应力脉冲和多应力脉冲技术以及微损伤非平衡统计演化的实验方法,提出了统计细观力学的理论描述和破坏规律,并用于中国飞行器的研制。针对非均质固体的破坏现象,提出了损伤演化诱致突变,样本个性行为,跨尺度敏感性和临界敏感性等概念,并应用于说明岩石破坏和预测地震的加卸载响应比方法。20世纪70年代,参加了爆炸法制造金刚石的研究。提出了应力波的衰减机理,用于解释核爆炸波的传播。

学术论著

据2022年9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白以龙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编著英文专著2部,其代表论著有《材料和结构的动态响应》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0年8月—1994年8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

1992年4月—1994年6月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第六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1994年6月—1996年6月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第七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1994年8月—1998年11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1996年6月—1998年6月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第八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1998年11月—2002年11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

2002年6月—2004年6月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第十一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2003年3月—200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4年6月—2006年6月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第十二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2004年6月—2007年1月

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三届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

2006年6月—2008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白以龙的父亲白汝壁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系,曾在云南从事滇缅铁路修建。白以龙的启蒙教育由毕业于直棣女子第一师范的母亲仓传宪教授。童年的白以龙,因家境困难,常随母亲带针线活计去商店寄售或在街上摆地摊来维持生活。白以龙共有姐弟4人,他排行最小,上有3个姐姐。

人物评价

“白以龙在剪切带形成和材料损伤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中国材料动态行为领域所起着引领作用。”(中国发展门户网评)

“白以龙对热塑剪切带和统计细观损伤力学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人物影响

方程式命名

20世纪80年代,白以龙领先建立的热塑剪切变形的控制方程及一系列创新结论,被国际上一些文献所引用,被称为“白模型”、“白判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