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葛墨林简介

葛墨林简介

淘名人 2024-02-15 14:49 热度:

葛墨林

葛墨林,男,1938年12月生于北京,籍贯河北乐亭,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1961年,葛墨林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65年兰州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1965年至1986年,任兰州大学物理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兼任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院长。葛墨林主要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葛墨林

国籍:中国

籍贯:河北乐亭

出生日期:1938年12月5日

毕业院校:兰州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

出生地:北京

人物经历

1938年12月5日,葛墨林出生于北京。

1950年至1956年,就读于北京十三中学(辅仁男中)。

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

1965年,兰州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

1965年至1986年,任兰州大学物理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6年,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兼任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院长。

主要成就

葛墨林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葛墨林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密尔斯场的可积性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杨—巴克斯特系统、量子群(包括量子代数及Yangian)及其物理效应与应用和处理量子模型的新方等。

葛墨林的研究成果很多,其最重要的是首先发现yang-mills场存在无穷维代数结构,并使得该方向成为一个重要分支。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5月北京理工大学网站显示,葛墨林发表科学论文近190篇,合作专著、编辑书刊9部。

科研成果奖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所获荣誉

1978年

参预引信研制

全国科学大会期间获全军科技二等奖

1978年

参预引信研制

军委炮司科技一等奖

1986年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8年

可积系统的代数结构,杨-Baxter代数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0年、1996年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

全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

参考资料:

葛墨林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学生学习的主导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兼职

任职时间

单位名称(学术组织刊物)

职务

2011年

“物理中群论方法”国际大会

委员

2011年

科技委战略委员会

委员

2011年

教育部科技委

副主任

——

“物理中群论方法”国际大会

常委

——

南开数学研究所

副所长

——

数学所理论物理研究室

主任

——

刘徽应用数学研究中心

主任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学科组

成员

——

亚洲太平洋地区理论物理中心一般委员会

委员

——

物理中应用国际大会

常务委员

——

《美国数学物理》

编委

——

《统计力学》

编委

——

《数学物理评论》

编委

——

《结理论》

编委

参考资料:

个人生活

葛墨林同辈有兄弟姐妹六人,葛墨林最小。哥哥、姐姐均是北大等高等学府学子,其中二姐叫葛翠琳。

人物评价

葛墨林即使在七八十岁高龄,还一直活跃在各高校报告会、各种科普活动中,既埋头于自己的研究,又不忘普及科学知识于基层和社会,给人留下平易近人、务实热情的先生形象。(《天津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