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高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龚新高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1962年6月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2年6月,龚新高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安沙镇安沙社区。
1978年7月,龚新高从长沙县第三中学毕业,同年被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录取。
1982年7月,龚新高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85年7月,龚新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93年5月,龚新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1997年,龚新高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人选。
1999年,龚新高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0年,龚新高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担任教授。
2005年,龚新高担任复旦大学科技处处长。
2006年,龚新高被选为高上海市学术带头人。
2009年,龚新高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同年担任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1年,龚新高被聘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1
主要成就
龚新高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龚新高计算预测了具有反常金属键合特征的金笼子结构。预言了微纳管的硬-软转变,并给出了其转变压强与管径的幂次律。阐明了一类四元半导体的基本物性,提出了该类四元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具体优化方案并被实验采用。发展了有限体系等压分子动力学方法、半导体带阶精确计算等新方法。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11月,龚新高先后发表SCI论文265篇,被SCI论文他引8500次,H指数52。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7年11月,龚新高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年)和两项省部级一等奖(2009年,2014年)。
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2012年 | 金笼子与外场下纳米结构转变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2014年 | 多元半导体光伏材料中关键物理问题的理论研究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 |
龚新高人才培养
教育建言
2019年3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上海厅举行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3年9月 | 复旦大学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
2006年11月 | 致公党复旦大学委员会第二、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
2007年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首批特聘研究员 |
2018年1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
—— | 中国物理学会凝聚态理论与统计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计算材料学分会主任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 |
攀登计划(计算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与应用)专家组成员 | |
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 |
凝聚态理论与统计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
中国科学院基础局物理学科组专家委员会成员 | |
上海市虹口区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 |
中国物理学会年会“计算物理”分会主席 | |
亚太地区第一原理电子结构计算会议(05,06,07)顾问委员 |
人物评价
龚新高是中国计算物理领域一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他在创新计算方法、团簇物理和多元半导体等方向,取得了一批系统性强、原创性高的研究成果。(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