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杨善林简介

杨善林简介

淘名人 2024-02-15 20:29 热度:

杨善林

杨善林,1948年10月5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善林于1978年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至1987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合作研究;1988年至1989年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CIMS中心做访问学者;1994年至2001年担任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1996年至2006年担任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被聘为合肥工业大学第八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善林长期从事智能决策理论与技术、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发展战略规划与系统管理理论等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在复杂产品开发工程管理、制造工程管理、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中的相关应用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善林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

出生日期:1948年10月5日

毕业院校:合肥工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管理信息学》、《企业管理学》

主要成就: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8年10月5日,杨善林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

1963年9月—1966年7月,在安徽省桐城中学学习。

1966年8月—1970年9月,在安徽省怀宁县务农。

1970年10月—1978年8月,在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担任电焊工。

1978年9月—1982年8月,在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就读,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2年9月—1985年1月,在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就读,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85年1月—1993年12月,在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担任教师,其中1992年12月评聘为副教授。

1986年7月—1987年10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合作研究。

1988年9月—1989年12月,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CIMS中心做访问学者。

1994年1月—2001年12月,担任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其中1994年12月评聘为教授,1996年评聘为博士生导师。

1996年7月—2006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杨善林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杨善林主持了有关复杂产品开发工程管理的研究工作,构建了面向需求和知识驱动的动态决策理论体系,并运用于轿车整车开发工程管理中。主持了制造工程管理中优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制造工程一体化管理与协同优化方法,并运用于工程管理实践中。研究了智能决策理论与方法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结构理论,取得了重要的基础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相关理论。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0月合肥工业大学人事处网站显示,杨善林先后撰写出版学术著作5部,在中国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93.07

《计算机控制技术》

杨善林,郭骏等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08

《电子商务概论》

杨善林,齐从谦等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管理信息学》

杨善林,刘业政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电子商务概论》

杨善林主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07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5年7月

西安交通大学双聘院士

2019年4月

东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


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


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工业工程学会主任委员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联职理事长


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系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国际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CNAIS)副理事长


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行为科学学会理事长


合肥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协会名誉会长


合肥汉思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预测》杂志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管理科学与工程卷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杨善林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让他的身体严重透支。很多次,他腰椎间盘突出病发,剧烈的疼痛难以忍受,他不得不经常一边吊水一边工作。2007年,杨善林由于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接连做了两次手术。

人物评价

杨善林作为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在“决策科学与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领域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合肥工业大学新闻网评)

在合肥工业大学,杨善林被称为“拼命三郎”。他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张贴海报招募团队,趴在床板上画网络图,住院时把病房改造成第二工作室,他身上的故事总是为人乐道。而他率领团队所取得的一项项高水平成果,也不断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中国教育新闻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