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杭州市
出生日期:1962年10月
毕业院校:杭州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企业家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62年10月,王坚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80年,考入杭州大学心理学系,除了专修的工业心理学,他还在学校旁听计算机课程,1984年获学士学位。研究生阶段,他师从心理学家、人类工效学家朱祖祥教授。
1990年初,王坚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被派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系进行为期6个月的学习研究,他在实验室边工作边与应用实验心理学教授加卡辛斯基一起做追踪实验。同年,获得杭州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1年,成为首批获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心理学工作者。同年9月,被破格晋升为心理学系副教授。
1992年,晋升为教授。
1993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
1993年至1999年,担任杭州大学心理学系(1998年后为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系主任和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
1996年,担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心理系访问教授,讲授研究生必修课认知心理学。
1998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
担任职务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就
王坚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在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学习和工作期间,王坚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虚拟现实与智能人机交互、航空心理学以及认知工效学等方面。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期间,王坚的主要成果包括:SQM大规模数据处理系统、数字墨水、支持亚洲语言的无模式切换用户界面等。
作为阿里云创始人,王坚首创“以数据为中心”的分布式云计算体系架构,率先提出采用计算作为公共服务的产业模式,主持研发以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飞天”为核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阿里云计算平台。
通过创办“云栖大会”和创立“云栖小镇”,构建了完整云计算生态,实现了从“飞天”技术平台到云计算产业的突破。提出“城市大脑”作为未来城市新的数字基础设施,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提高城市公共资源使用效率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学术论著
王坚的硕士论文《人机交互和多通道用户界面》是中国第一部人机交互的论文。
1990年美国访学期间,王坚先后在美国《实验心理学》等杂志上发表一系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 | |
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 | |
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刊(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编委 | |
2017年12月 |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2019年9月 | 哈萨克斯坦高科技顾问 |
2023年1月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
个人生活
王坚的爱人徐芬是位儿童心理学学者,在家里是贤妻良母,在事业上也是王坚的好帮手。
人物评价
第一次见到王坚博士时,我震撼于他对互联网技术未来发展的理解,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第一次在集团战略会议上听到博士谈未来数据时代,惊叹于他对数据技术的理解和执着,正因如此,阿里才有了如今的技术布局……大家对于博士的管理方式、沟通方式和执行手法提出过批评,也进行过考量,但无论如何,我们看到的始终是个谦虚、纯洁,而又积极向上的大男孩。(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评)
王坚是极少数在早期就把互联网看得如此透彻的人。他对于互联网、数据、计算的理解和解读是透过浮躁的评论和评价,直击本质的。他更像是一个技术圈的哲人和预言者,为技术的突破,人类的未来勾画蓝图。(浙江新闻网评)
在阿里云还没取得成功之前,有人称王坚为“怪咖”,更多的叫他为“骗子”。其实王坚是个勇于献身科研,爱折腾永不言败的探行者,纵观王坚从杭大到今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次当选院士,实至名归。(海外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