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刘玠简介

刘玠简介

淘名人 2024-02-16 09:50 热度:

刘玠

刘玠,1943年11月22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安徽舒城,冶金自动化及信息工程专家、工程管理及企业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刘玠于1964年从武汉钢铁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1967年获得北京钢铁学院冶金机械专业研究生毕业;1967年至1984年担任武汉钢铁公司热轧厂自控车间副主任、热轧厂厂长助理;1984年至1985年担任武钢热轧厂厂长;1985年至1994年担任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第一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1994年至2007年担任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至2012年担任中国中信集团顾问、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玠长期从事冶金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开发,致力于冶金工厂技术改造和重大冶金装备国产化的创新与实践;研究领域为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流程型工业智能制造创新型应用研究;为中国热连轧及冷连轧生产线国产化开拓者,打破了西方厂商在这一领域的长期垄断。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43年11月22日

毕业院校:北京钢铁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热轧生产自动化技术》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43年11月22日,刘玠出生于上海市。

1960年,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毕业。

1960年—1964年,就读于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4年—1967年,就读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冶金机械专业,研究生毕业。

1967年—1984年,担任武汉钢铁公司热轧厂自控车间副主任、热轧厂厂长助理。

1984年—1985年,担任武汉钢铁公司热轧厂厂长。

1985年—1994年,担任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第一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1994年—2007年,担任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5月25日,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07年-2012年,担任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1年5月30日,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9年6月,任中国金属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玠主持并参加研究的“武钢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武钢一米七热轧机控制新系统”“太钢1549MM热连轧工程三电系统”“武钢热冷连轧机自产钢数学模型的研究”“武钢热轧厂精轧机轧制压力数学模型的研究”等重大项目;建成中国第一条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ASP)和中国第一条1780MM大型宽带钢冷轧生产线,引领、推动中国国内陆续建成投产国产热连轧生产线60余条、国产冷连轧生产线近20条。

科研成果奖励

著作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刘玠认为,现有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可以自己动手做模型、搞实验,现在的孩子兴趣面较窄,动手能力不强。创新人才是全面发展的,培养孩子不仅是灌输知识,更是要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谏言

刘玠认为,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一个公平的评价体系,要让科技人员放手干、大胆做,为他们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长期潜心研究的环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5年8月

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省委委员

1997年9月—2002年11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998年3月—2003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1年11月

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省委委员

2002年11月~2007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03年3月—2008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6年5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06年10月

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省委委员

2008年3月—2012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1年5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美国钢铁工程师协会会员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


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中信集团特聘院士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刘玠是第一批中国工程院管理院士,是一位专家型企业家,他有着典型的学者形象,说话果断,目光中透露着坚毅。(《时代潮》杂志评)

刘玠具作为企业家备突出的管理能力,在社会上有较高知名度,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能够努力打造自己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高的信誉,能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