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烈云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丁烈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
出生日期:1955年11月22日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73年—1978年,丁烈云任洪湖县龙口区和理中学教师。
1982年1月,从武汉工业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后任武汉建材学院助教。
1987年,获武汉工学院管理工程硕士。
1994年8月—1999年3月,任武汉城建学院副院长。
1999年3月—2000年5月,任武汉城建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2000年5月—2003年6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正厅级)、国防科技研究院院长、产业集团党委书记(其间:2002年,获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
2003年6月—2011年1月,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2011年1月—2014年3月,任东北大学校长。
2014年3月—2018年11月,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其间:2015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丁烈云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丁烈云提出工程安全风险“能量-耦合”理论,创建地铁工程安全风险“识、警、控”技术体系,研发数字轨道交通工程集成建设关键技术,构建工程质量精益控制模型、标准和平台。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丁烈云出版3部著作,主编1项国家标准,发表论文百余篇。
科研成果
根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丁烈云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发明专利9项。
时间 | 项目 | 奖项 |
---|---|---|
2006年 | 数字轨道交通工程集成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1年 |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及预警技术研究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14年 |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成套技术及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8年 | 长大跨桥梁安全诊断评估与区域精准探伤技术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丁烈云人才培养
教学成果
根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丁烈云出版1部国家精品教材。
社会任职
时间 | 职务 |
---|---|
2011年12月—2016年12月 |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 |
2013年2月—2018年2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2013年4月—2017年4月 |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专业)副主任 |
2016年12月—2021年12月 |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工程管理研究分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 |
2017年6月— |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省委员会副主席 |
2018年2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2020年8月— |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主任 |
2021年12月— |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
人物评价
丁烈云为推动工程建造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人民网评)
丁烈云在提升中国在国际建设安全研究领域地位的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支撑了重大工程建设。(华中科技大学评)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知名校长,丁烈云延续了该校校长敢说、善言的传统。(澎湃新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