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戚颖敏简介

戚颖敏简介

淘名人 2024-02-16 15:34 热度:

戚颖敏

戚颖敏(1929年11月4日—1999年9月28日),山东威海人,矿井通风与防灭火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高级顾问。戚颖敏于1953年被派往波兰人民共和国攻读采煤专业;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获得波兰克拉科夫矿冶学院硕士学位,之后回国;1960年进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工作,历任技术员、第二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通风所所长、总工程师、高级顾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9月28日病逝,享年70岁。戚颖敏主要从事矿井通风防灭火科研与工程技术项目应用推广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戚颖敏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省威海市

出生日期:1929年11月04日

逝世日期:1999年09月28日

毕业院校:波兰克拉科夫矿冶学院

职业: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29年11月4日,戚颖敏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市。

1947年—1948年,就读于青岛市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48年—1949年,失学、失业、居住青岛。

1949年—1952年,就读于北京俄文专修学校二部(留苏预备部)。

1953年—1954年,就读于波兰华沙大学(UniversityofWarsaw)。

1954年—1959年,就读于波兰克拉科夫矿冶学院(现克拉科夫矿冶大学)采矿系,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5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1月—1965年,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技术员。

1965年2月—1977年,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技术员。

1977年2月—1982年,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第二研究室主任、工程师。

1982年2月—1985年,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第二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1985年2月—1987年,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通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戚颖敏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戚颖敏将风与火两个既矛盾又统一的理论引入煤矿安全科研与技术领域,开拓了均灭火和矿山救护技术的新领域;首次应用煤吸附流态氧新技术,发展了煤自燃特性的研究,开发出火灾预测预报新技术和新指标,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电子计算机技术首先引入矿井通风科研与应用技术,促进了中国矿井通风技术的提高和现代化

学术论著

截至1999年9月,戚颖敏先后出版煤矿安全专业科技著作6部,100余万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40余万字,其中在国际会议发表5篇。

戚颖敏. 火灾的防治[J]. 煤炭科学技术, 1987(4):3.

杨志功, 戚颖敏. 用均压通风熄灭大庄矿火区[J]. 煤矿安全, 1990(1):4.

戚颖敏.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的现代发展与应用[J]. 煤矿安全, 1991(4):8.

戚颖敏, 钱国胤. 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与应用[J]. 煤, 1996, 5(2):5.

戚颖敏. 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戚颖敏先后担任中国煤炭学会理事、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火灾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戚颖敏患有糖尿病。1990年秋,他因突发心脏病住进了医院。

人物评价

戚颖敏是矿井通风与防灭火行业优秀的、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中国工程院评)

戚颖敏用他刻苦钻研、孜孜以求的献身精神,书写了中国煤矿通风与防灭火学科方面的光辉历史,成为中国矿井防灭火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张松抚在《当代矿工》撰文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