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震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殷震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吴县
出生日期:1926年6月28日
逝世日期:2000年7月18日
毕业院校:南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26年6月28日,殷震(原名殷之士)出生于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南市下塘街吉家浜殷宅。
1939年,从吴县甫里小学毕业后,考进当地教会办的乐群中学,后转入江苏省立苏州中学。
1945年,考入在上海办学的南通学院农科畜牧兽医系大学本科。
1949年6月,从南通医学院牧兽医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毕业时值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上海,殷震到设于南京的解放军华东军区兽医学校任教员,讲授解剖学和微生物学。
1953年,部队兽医机构重组,殷震到创立于长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任教员。此后该校名称与归属屡有变更,先后名称有解放军农牧大学、军需大学和吉林大学农学部等。他先后担任过翻译员、翻译科长、讲师、副教授、一级教授,并曾任学校专家组组长,直到逝世工作岗位不曾变更。
1956年,正式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6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0年,奉命由解放军兽医大学校训练部以副教授职称被调到设在该校的
主要成就
殷震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殷震在动物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在中国国内同类院校中率先开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研究,首次在实验室内实现不同属病毒基因的细胞内重组和转基因家兔的自体植入技术。他主持建立的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在转基因动物研究领域已形成特色和优势。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5月中国共产党长春历史网网站显示,殷震主编了中国第一部《动物病毒学》,编著、译著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殷震重视专业学术著作的编著与译介。早在参加工作之初,他便凭借自己的外语能力,与迮文琳合作翻译了由英国Geo. F.Boddie编著的《兽医内科诊断法》于1953年由畜牧兽医图书出版社出版。1980年,他编写的《动物病毒学基础》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该书基础上,1985年他与刘景华合作编写了《动物病毒学》(科学出版社出版),并于1997年再版。此外,他参与编著《新发现的畜禽传染病》(1989年,安徽科
社会任职
殷震兼任多个学术专业职务,主要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奖第六届复审组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解放军总后勤部评审委员会等机构的评审组成员,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专家委员会顾问、评审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和全军基因工程实验室首届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兽医病毒学组组长、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学分会名誉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技术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理事长;《中国兽医学报》主编,《病毒学报》副主编,《生命科学》《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等学术期刊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兽医卷)》编委。殷震曾受聘为云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宁夏大学和汕头大学客座教授,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兽医科学技术顾问;南京农业大学荣誉教授。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殷震的父亲殷云林,早年肄业于复旦公学,是吴县的文人学士,其兄嫂殷之文、闵嗣桂早在40年代就出国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5月辞去刚获得的美国工作,双双启程回国,哥哥殷之文于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情感婚姻
1952年,殷震在南京与胡美贞结为终身伴侣。
更名轶事
殷震从青年时期便决定献身祖国的畜牧兽医事业,走向工作岗位时正值中国大地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震”,立志作出震动人间的贡献。
健康状况
殷震身体不好,胃切除了3/5,又患有慢性结肠炎,平时只能吃些软食和清淡菜蔬,并要依靠药物维持正常消化。
人物评价
殷震是中国动物病毒学研究的奠基者,中国重点学科——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学科杰出的带头人。(中国共产党长春历史网评)
殷震一生努力坚守自己的选择。青年时期为了寻求更好的工作条件,毅然从南方奔赴北国,终生坚守在寒冷的长春;年近古稀时,身体欠佳,经过大手术治疗,但并未停歇,直至最后牺牲在出差讲学路上。(《微生物学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