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原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侯德原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泰州市
出生日期:1912年04月24日
逝世日期:2003年10月17日
毕业院校:交通大学
职业: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12年4月24日,侯德原出生于江苏泰州,先后就学于泰州县立第二小学、江苏南京省立中学。
1935年,从交通大学电机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信系毕业,之后考入交通部工作,先在上海国际电台从事无线电话工作,担任值机员。
1937年,抗战开始调到武汉台,改作长话电话工作,筹建第一区干线维护处,担任机务段长,机械工程师职务,中间曾调交通训练所作三等技术员班主任。电信总局成立后,调为工务处第一科长,后代理工务处处长。
1945年,抗战胜利后正式派为工务处长。
1947年,赴加拿大蒙特利尔贝尔电话公司学习传输工程。
1948年,回国后仍任原职。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电信总局工务处副处长,北京长途电信总局副局长,邮电部设计局副局长,北京邮电设计院副院长、院长兼总工程师。
1978年,担任邮电部电信总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1979年,调任邮电部副部长。
1982年,从邮电部副部长岗
主要成就
侯德原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侯德原于解放初期主持全国长途明线恢复工作,设计成功88交叉取代了旧中国照抄的美国K8交叉。1952年至1984年退休前,他参与了全国所有重点通信工程的方案制定、审定和实施。领导并亲自参与了对称电缆60路载波和2GHz120路微波通信系统的研制攻关工作,取得了成功。改革开放以来,支持引进中国国外的先进技术,并亲自主持引进先进的S1240程控交换机生产线的谈判和组织工作。同时提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话养话”的建议并付诸实施,对市话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学术论著
侯德原著有《长途电话机械学》《长途电话学》等专著。
学术交流
1979年,侯德原受邀参加在美国达拉斯召开的“’79世界通信展览会”。两个月后,赴加拿大参加李玉奎副部长组团赴加的考察团,主要对象为北方电器公司,除参观外,主要谈引进DMS式数字程控交换机问题。
1982年,侯德原组团前往比利时,进行引进交换机生产线的谈判。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59年4月—1965年1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65年1月—1975年1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78年3月—1984年6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
1983年6月—1988年4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88年4月—1993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 |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理事 |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1982年,侯德原在对称60路载波工程中,由于过度劳累,以致在浙江工地上突发脑血栓。
人物评价
侯德原是中国电信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对中国长途明线通信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侯德原毕生献身于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评)
侯德原是北京首位知识分子劳模,他对改造升级当时全国的明线传输线路作出了突出贡献。(《劳动午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