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刘耕陶简介

刘耕陶简介

淘名人 2024-02-17 10:24 热度:

刘耕陶

刘耕陶(1932年5月6日—2010年2月27日),男,汉族,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化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学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1年6月—1956年6月,刘耕陶在湖南医学院药物学专业学习,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56年6月—1964年6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实习研究员;1965年6月—1979年6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助理研究员;1980年6月—1985年6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研究员;1985年6月—2010年2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主任,主任、研究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医药卫生学部;2010年2月27日22时1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77岁。刘耕陶主要从事药理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耕陶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

出生日期:1932年5月6日

逝世日期:2010年2月27日

毕业院校:湖南医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生平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5月,刘耕陶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

1949年—1951年,在长沙一中学习。

1951年6月—1956年6月,在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药物学专业学习,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56年6月—1964年6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实习研究员。

1965年6月—1979年6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1980年6月—1985年6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研究员。

1985年6月—2010年2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主任,主任、研究员。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医药卫生学部。

2010年2月27日22时1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77岁。

主要成就

刘耕陶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耕陶在中国首先开辟肝脏生化药理学研究领域,对肝细胞损伤与修复、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及其生物学意义、自由基损伤与抗氧化剂等进行研究,创建了多种中国国内外没有的动物模型。刘耕陶在对中药五味子的研究基础上,与药化及药理专家合作,研究成功两种抗肝炎新药联苯双酯(DDB)和双环醇(商品名:百赛诺)。联苯双酯(DDB)被收载入中国药典。经过10余年努力,刘耕陶作为药理学专家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肝炎新药双环醇,截至2010年3月,该药在15个国家及台湾地区获得专利保护。刘耕陶围绕肝脏药理结合五味子的研究,从多方面对从五味子属、黄皮叶等中草药中提取的近三十种化合物的抗肝细胞损伤作用及对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年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些化合物具有共同的药理特性,均能减轻肝细胞损伤,又均有诱导肝药酶的作用,而与经典的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的作用不同,丰富了人们对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6年—

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卫生部药物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自由基生物学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名誉主任


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药理学会理事


《药学学报》副主编


《中国药理与毒理学杂志》副主编


《中国生理科学进展》编委


《癌症》编委


《中国药理学通报》编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


《中药药理与临床》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刘耕陶院士是业内骄子,他从事药理研究50多年,在中药药理与药物创新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国科技奖励》评)

刘耕陶院士一生治学严谨,成就卓著,为人谦和,热心培养科技人材。刘耕陶院士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为之奉献一生的药理学研究事业。他学风严谨、才智过人、淡泊名利、虚怀若谷的大家风范,给后来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评)

刘耕陶院士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