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沈德忠简介

沈德忠简介

淘名人 2024-02-17 14:53 热度:

沈德忠

沈德忠(1940年6月13日—2014年4月5日),男,汉族,贵州省贵阳市人,人工晶体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沈德忠于196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1986年至1987年在多伦多大学进修光波导;1993年至1994年在美国圣芭芭拉大学合作研究光折变效应;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9月至2014年4月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2014年4月5日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沈德忠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晶体材料的生长、应用及探索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沈德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贵州省贵阳市

出生日期:1940年06月13日

逝世日期:2014年04月05日

毕业院校:四川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40年6月13日,沈德忠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

196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

1964年9月—1979年1月,任职于原建材部非金属矿研究所(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前身)。

1979年1月—1987年12月,任原建材部非金属矿研究所(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前身)工程师,期间1986年至1987年到多伦多大学进修光波导。

1987年12月—1996年9月,任原建材部非金属矿研究所(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前身)高级工程师,期间1993年至1994年在美国圣芭芭拉大学合作研究光折变效应。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9月—2014年4月,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同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

2014年4月5日,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主要成就

沈德忠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沈德忠先后生长出铌酸钾(KN)、磷酸氧钛钾(KTP)等10多种晶体;研制成功高光学质量的大单畴KN晶体,使该晶体的批量生产和实际应用成为可能;首次在掺铁KN晶体上实现了室温自泵浦相位共轭;首次用改进熔剂法研制成功大块高光学质量的KTP单晶,不但打破了美国对该晶体的垄断和对中国的禁运,而且批量生产和出口。

学术论著

截至2011年11月,沈德忠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译著1部。

发明专利

截至2011年11月,沈德忠有中国发明专利5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获奖等级

1988年

非线性光学晶体铌酸钾(KN)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01年

顶部半子晶溶剂法生长KTP晶体技术

杜邦科技创新奖

2003年

大尺寸新型电光晶体KTP的制备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沈德忠人才培养

学生培养

截至2014年4月,沈德忠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有清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任职时间

任职职务

1998年3月 — 200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3年3月—200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8年3月—201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光学学会副主任委员


美国光学学会委员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科技委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沈德忠是中国杰出的人工晶体专家,人工晶体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他热爱祖国,敬业奉献,追求真理,治学严谨,品德高尚,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杰出代表。(中国工程院评)

沈德忠是没有假期的科学家,平易近人的长辈,“容易满足”的学者。(《中国科学报》评)

沈德忠胸怀大局、严谨治学、悉心育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淡泊名利、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科学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