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阮可强简介

阮可强简介

淘名人 2024-02-17 16:57 热度:

阮可强

阮可强(1932年12月19日-2017年4月29日),男,浙江宁波人,反应堆物理、核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阮可强于1950年至1951年在清华大学学习;1956年获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化工机械系学士学位;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核能动力副博士学位;1963年至1998年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4月29日逝世。阮可强主要从事反应堆物理和核安全领域研究、设计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阮可强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32年12月19日

逝世日期:2017年04月29日

毕业院校: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籍贯:浙江宁波

人物生平

1932年12月19日,阮可强出生于上海市,籍贯浙江宁波慈溪。

1950年至1951年,在清华大学学习。

1956年,获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化工机械系学士学位。

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核能动力副博士学位。

1963年至1998年,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年至2008年,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2017年4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主要成就

阮可强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阮可强负责过多个反应堆的物理研究、设计项目,以及核设施的临界安全研究、设计和审查工作。负责完成了第一座快中子零功率反应堆的建造和物理启动,为中国快堆研究的起步奠定基础。作为物理设计负责人研制成功微型反应堆。为核工业中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后处理、燃料元件制造、铀钚冶炼加工和核电站等多个重要工厂的设计、投产、运行,解决了大量的临界安全问题。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5月2日,阮可强发表的主要论文及著作有《反应堆时空动力学的一个新方程》《利用热中子分离方法的三维节块法》、《故障树分析中的不交和展开》《中子碰撞几率方法及其应用》《八六三计划能源领域研究工作进展》《核临界安全》等30多篇。

科研成果奖励

阮可强于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阮可强人才培养

截至2017年6月,阮可强培养了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阮可强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奖项/荣誉

颁奖单位

199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任职时间

职务

1997年

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第三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2013年8月12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核环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


国家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 核安全与环境专家委员会副主席


《辐射防护》杂志副主编


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副理事长


《核科学与工程》杂志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阮可强生于普通家庭,父母养育了5个孩子,而作为老大的他一直是弟弟妹妹的榜样。普通职员的父亲要求他做一个正派的人,母亲是家庭妇女,但无论生活多清苦,她都坚持让孩子们上学。

人物评价

阮可强是中国著名核反应堆与核安全专家,为中国快堆研究的起步奠定基础。(中国宁波网评)

“他长期从事反应堆物理研究工作,在反应堆物理及核临界安全研究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科学成就和重大贡献。”(《科技日报》评)

阮可强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核反应堆和核安全专家,他厚德博学、勇于创新,心系核工业,鞠躬尽瘁,其渊博的学术知识和深邃的洞察力,致力于中国核能发展战略研究,贡献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中国核工业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