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童志鹏简介

童志鹏简介

淘名人 2024-02-17 19:19 热度:

童志鹏

童志鹏(1924年8月12日—2017年12月19日),男,浙江慈溪人,电子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童志鹏毕业于交通大学;1950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1957年,担任国家电信工业局总工程师;1957年—1976年,担任十院第十研究所副所长;1976年—1986年,在十院总体部工作;1986年—2017年,担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12月19日,因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童志鹏长期致力于电子信息领域的科研与工程实现。

基本资料

中文名:童志鹏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县童家村

出生日期:1924年8月12日

逝世日期:2017年12月19日

毕业院校: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24年8月12日,童志鹏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县童家村。

1942年9月—1946年7月,在交通大学电信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48年1月—1950年7月,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电机系研究生院学习,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50年9月—1957年9月,担任国家电信工业局总工程师。

1957年9月—1976年3月,担任十院第十研究所副所长。

1976年3月—1986年3月,在十院总体部工作。

1986年3月—2017年12月,担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017年12月19日12时45分,因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主要成就

童志鹏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童志鹏主持多种通信电台、接力机和机载雷达的研制以及新一代卫星无线电测控系统、数据交换网等研究工作。

1955年,童志鹏参与了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电子技术研究所——十所筹建工作。

1956年,童志鹏参与了“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制定,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代微波中继通信接力机和中国第一代机载火控雷达。

从1957年到1965年,童志鹏主持完成了新一代军用电台、航空专用电台、航空雷达、地面微波接力通信设备等众多电子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生产工作,主持研制成功的地面微波脉冲接力机、中国第一代机载雷达等电子设备与系统,后来成为“两弹一星”电子系统的核心装备。

1972年,童志鹏被派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按照中央要求,完成了有关电子测控系统调试任务。

1974年,童志鹏担任卫星通信工程测控系统总体任务负责人,期间主持研制的测控系统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20世纪80年代,童志鹏作为电子部的副总工程师担任集团军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童志鹏曾兼任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总参谋部第二部信息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原电子工业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人物评价

童志鹏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科技兴军的一生,是创新报国的一生。(《科技日报》评)

作为中国综合性电子信息系统研制的带头人和国家级重点工程的开拓者之一,童志鹏为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稳定和培育科研队伍作出重要贡献,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造诣很高、卓有建树的科学家,是中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热爱祖国,敬业奉献,治学严谨,谦虚谨慎,品德高尚,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中国工程院三局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办公室评)

童志鹏的逝世,是中国电科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电子信息工程界的重大损失。他为中国科技事业、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丰功伟绩必将青史永存。(光明网评)

童志鹏以满腔热血报效祖国,将毕生心血献给了祖国的电机电信事业,他深沉无私的家国情怀,毕生不倦的学术探究精神,令人景仰。他是效实中学的骄傲,是效实学子学习的伟岸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