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侯芙生简介

侯芙生简介

淘名人 2024-02-18 07:42 热度:

侯芙生

侯芙生(1923年11月28日—2018年10月31日),江苏省无锡市人,炼油及石油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侯芙生于1947年从暨南大学化学系毕业,之后进入江苏无锡阳光中学工作;1950年前往吉林省工业厅工作,之后在吉林省东北石油十厂工作,担任科长;1956年调到石油工业部炼油司、生产技术司工作;1970年在燃化部炼油组工作;1973年在石化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规划室工作;1978年在石油工业部炼化司工作,担任副司长;1983年在中国石化总公司工作,担任顾问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科技委副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担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委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8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侯芙生长期从事炼油、石油化工及化纤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和生产工艺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侯芙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无锡市

出生日期:1923年11月28日

逝世日期:2018年10月31日

毕业院校:暨南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炼油工程师手册》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23年11月28日,侯芙生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早年就读东林小学和正风中学。

1937年,从无锡市第一中学毕业。

1943年,报考了从上海迁到福建建阳的国立暨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1947年9月,从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理学士学位;11月,进入江苏无锡阳光中学工作。

1950年6月,在吉林省工业厅工作;11月,在吉林省东北石油十厂工作,担任科长。

1955年,担任石油工业部东北石油十厂代总工程师。

1956年1月,调到石油工业部炼油司、生产技术司工作。

1970年6月,在燃化部炼油组工作。

1973年2月,在石化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规划室工作。

1978年8月,在石油工业部炼化司工作,担任副司长。

1983年6月,在中国石化总公司工作,担任顾问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科技委副主任。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年1月,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工作,担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18年10月3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侯芙生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侯芙生多次负责编制炼油、石化生产和科技发展规划;研究以石油为原料的炼油、化工、化纤行业的联合,实行油、化、纤一体化;指导渣油催化裂化和乙烯等炼油、石油化工重大科技攻关;改革润滑油传统生产工艺;指导节能技术改造,大幅度降低能耗;解决重大工程项目如中国石化高桥石化公司的重油催化、扬子石化的加氢裂化、齐鲁石化的氯碱以及抚顺石化的腈纶、巴陵石化的己内酰胺等装置运行中的技术难题。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0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侯芙生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专著4本。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59.02

《怎样从成堆干馏煤气中回收氨》

侯芙生,彭德洪编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04

《炼油工程师手册》

侯芙生主编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02

《走向21世纪的中国石化工业 侯芙生院士报告论文集》

侯芙生著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1.12

《中国炼油技术 第3版》

侯芙生主编

北京:中国石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侯芙生先后担任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侯芙生为中国炼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参与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为中国石化的持续有效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光明日报》评)

可以说石化行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侯芙生的贡献。他的人生经历与共和国炼油石化行业的发展密切关联。(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董亚峥博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