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彭司勋简介

彭司勋简介

淘名人 2024-02-18 08:12 热度:

彭司勋

彭司勋(1919年7月28日—2018年12月9日),土家族,湖南保靖人,药物化学专家,药学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物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彭司勋于1942年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毕业,进入中央卫生实验院担任化学药物组技术员、药师;1948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去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50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药学硕士学位后回国;1951年进入南京药学院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药物化学教研室、研究室主任、教务长和副院长;1952年至1954年担任华东药学院药学专修科主任;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54年至1966年兼任江苏省药品检验所所长;1956年担任南京药学院教务长、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1974年至1978年担任南京药学院化学制药专业教学办公室副主任;1979年至1983年担任南京药学院教授、副院长,药物化学研究室主任、兼任南京药物研究所所长;1984年担任南京药学院顾问,南京药物研究所名誉所长;1986年担任中国药科大学顾问,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12月9日在南京逝世,享年100岁。彭司勋长期从事药物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彭司勋

国籍:中国

民族:土家族

出生地:湖南省保靖县

出生日期:1919年7月28日

逝世日期:2018年12月9日

毕业院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药物化学》、《中国药学年鉴》、《药物化学进展》

主要成就: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19年7月28日,彭司勋出生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的一个土家族知识分子家庭。小学毕业后,进入150公里外的沅陵县朝阳初级中学学习。

1931年,入学不久,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国破家亡的惨状,在彭司勋的心灵上留下了创伤,他积极参加抗日游行和抵制日货运动。

1937年,从长沙兑泽中学高中毕业,此时抗日战争爆发。

1938年,来到重庆,当时大部分高校已招生完毕,只报考了四川大学外文系、齐鲁大学医学院和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同时被录取。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又想学专业技术,他放弃了四川大学和学制7年的齐鲁医学院,选择了国立药学专科学校。

1942年,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四年制)毕业,经考核进入中央卫生实验院(现中国医学科学院)担任化学药物组技术员、药师。

1948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去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1950年6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药学硕士学位,可以申请继续读博士,但是他冲破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彭司勋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彭司勋倡导利用中草药有效成份为先导物,结合定量构效关系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设计合成新化合物的思路。主要研究方向是心脑血管药物,重点为作用于钙、饵离子通道的化合物。领导的研究小组对异唾琳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心血管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多种具有开发前景的心血管活性物质,其中化合物 86017具有心律失常作用己完成临床前研究,并申请中国国内外专利。

学术论著

截至2014年5月,彭司勋发表论文140余篇,主编专著5部。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59.10

《药物化学 供药学专业用》

彭司勋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2.02

《药物化学 第2版》

彭司勋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12

《中国药学年鉴 1983-1984》

:彭司勋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06

《药物化学》

彭司勋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08

《药物化学》

彭司勋主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01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59年—1990年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

1963年

江苏省药学会副理事长

1963年

南京市药学会副理事长

1984年—1992年

九三学社江苏省第一、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6年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7年

《汉英医学大词典》编委

1987年

中国药学会江苏分会理事长

1987年

九三学社七届中央委员

1988年4月—199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8年

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8年

《当代中国的医药事业》常务编委

1988年

《实用医学词典》 顾问

1988年

《中国药典》(英文版)编委

1989年

国家医药管理局新药研究基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9年

卫生部第二届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

1991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委员会副主席

1992年—1997年

九三学社江苏省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3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彭司勋的祖父是私塾老师,父亲兄弟四人。父亲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母亲读过私塾,知书达理。此外,他的四叔毕业于湘雅医学院,二舅就读于北京大学,曾与李大钊一起从事革命活动。

人物评价

彭司勋德高望重、治学严谨、教书育人、桃李满园,精心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已成为药学界的骨干,用实际行动传承了“精业济群”的校训精神,阐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践行了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崇尚科学、立德树人,兴药为民、荣校报国,他的高尚品德和献身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荔枝网评)

彭司勋建国初期就投身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和多党合作事业。在担任江苏省政协领导和九三学社江苏省委领导期间,他紧紧围绕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的战略决策,发挥自己科研工作的特长与优势,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他积极为国家医药事业发展、为江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彰显了九三学社社员的光辉形象。彭司勋对推动中国新药研究和药学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