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忠良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孙忠良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36年8月26日
逝世日期:2019年6月29日
毕业院校:南京工学院 (现东南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原籍:浙江宁波
人物经历
1936年8月26日,孙忠良出生于上海市。
1960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78年,任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讲师。
1983年,任东南大学无线电系副教授。
1991年,任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3年,任东南大学无线电系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年,任东南大学无线电系教授。
2019年6月29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3岁。
主要成就
孙忠良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孙忠良于1980年首先提出体效应谐波振荡器原理,研制出94GHz体效应谐波模振荡器。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介质谐振器基波稳频谐波输出毫米波微带振荡器;3毫米短槽耦合器级联耦合谐波功率合成器;毫米波分谐波注入锁定等多项理论和技术。承担多项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研制出毫米波集成前端,突破高频分系统整体集成化遇到的有关电磁理论、电路设计和结构工艺等关键技术,解决了三种集成前端在使用环境下的高性能指标、低成本及抗振动、冲击、温度变化等难题。提出一种红外/毫米波双模共口径衍射透镜技术;发展了一种准光双工/天馈/集成前端组件;给出了扩大毫米波焦面阵成像视场的分析结果。
孙忠良完成毫米波体效应振荡器系列等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有影响的重大成果;他提出的体效应谐波模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被中国国内外学术界广泛接受和推广,介质谐振器基波稳频谐波输出集成振荡器、三毫米谐波功率合成电路、毫米波分谐波注入
社会任职
任职时间 | 职务 |
1993年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98年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2003年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国防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 |
总装科技委兼职委员 |
人物评价
孙忠良是中国毫米波技术领域杰出专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事业,教书育人60载,桃李满天下,深受师生爱戴。他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勇于创新,敬业奉献。他把毕生的心血和汗水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毫米波研究与应用事业,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杰出代表。(孙忠良院士治丧委员会发布讣告评)
孙忠良院士为毫米波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解决了毫米波领域中的一系列难题,为中国毫米波技术的工程应用和国防应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一生爱国敬业,求真求实,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忘我奉献。(东南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