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宗虎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林宗虎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省湖州市
出生日期:1933年5月13日
逝世日期:2019年12月21日
毕业院校:交通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原院长 中国锅炉专业首位研究生 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脉动流动沸腾传热计算式
人物生平
1951年,林宗虎考入交通大学蒸汽动力机械制造专业。
1955年,林宗虎从交通大学毕业后继续在该校攻读研究生,师从莫斯科动力学院魏佳耶夫和陈学俊研习锅炉。
1957年,林宗虎从交通大学锅炉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为了响应中央决定同教研室迁来西安。
1980年至1982年,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做访问教授。
1985年起,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
1989年,被授予“陕西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1990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1999年,受聘上海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在上海理工大学工作期间曾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2019年12月21日9时30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西安交通大学西迁教授、我国著名能源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林宗虎在热能工程、气液两相流与传热以及多相流测量领域取得多方面开创性成果。他长期在锅炉等工程的重要科技领域气液两相流和传热等方面从事系统性研究,已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其它省部级科技奖12项(其中由他单独获得的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就有3项)和中国专利7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12项。
气液两相流研究
1979年,林宗虎撰写并发表了“用标准圆孔板测量汽液两相流动的干度及流量”的论文,从而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能通用于各种压力、组分、多种两相流体的计算式,在国际上被林氏公式。1982年,在迈阿密做访问教授时,利用实验数据对该计算式给予了充分论证,并撰文发表在《国际多相流》杂志上,从而使“林氏公式”名扬海外。
他首先对U型管内两相流体压力降型脉动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创建其计算程序和脉动判别法并解决过电站锅炉严重脉动问题。他创建了3种两相摩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4年— | 《工程热物理学报》副主编(第四届)、顾问编委(第五届) |
—— | 美国《国际工程流体力学》期刊国际顾问 |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 |
—— | 国家科技奖励机械评委会评委 |
—— | 流体机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
—— | 锅炉煤清洁燃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
—— |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锅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
——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多相流专业委员会主任 |
—— | 陕西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
—— | 陕西省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 |
—— | 同济大学外聘院士 |
—— | 香港评审局专家 |
—— | 《工业锅炉》期刊名誉主编 |
人物评价
林宗虎从事锅炉和热能工程事业教学研究近60年,在热能、核电、石化等工程的重要理论以及气液两相流与传热学科领域取得多方面开创性成果,为交大热工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西安交通大学评)
林宗虎先生在上海理工大学工作期间,曾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他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注重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关心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他指导的科技团队在冷却设备高效传热传质与节能节水关键技术的协同创新及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先后获得浙江省、上海市、教育部、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以及中国校企合作好案例、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等奖项,为上海理工大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上海理工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