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肇元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肇元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宁波市
出生日期:1931年10月1日
逝世日期:2020年6月25日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1年10月1日,陈肇元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户普通的银行职员家庭。
1950年7月,陈肇元从上海纺织工学院纺织专业毕业。
1952年7月,陈肇元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53年3月,陈肇元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8月-1955年8月,陈肇元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青年团支部书记。
1957年8月,陈肇元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61年1月,陈肇元在清华大学任教。
1976年1月-1983年4月,陈肇元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副系主任,地下工程教研组主任。
1984年,陈肇元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83年4月-1984年4月,陈肇元在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土木工程系访问学者。
1988年1月-,陈肇元任防护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1984年9月-1988年9月,陈肇元任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主任。
1997年,陈肇元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6年1月-1998年1月
主要成就
陈肇元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陈肇元长期从事爆炸、撞击作用下防护结构性能与设计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及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研究,取得成果有许多纳入国家设计规范或用于重要工程,在研究推广现代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和土钉支护技术,并编制相应结构设计施工规程的工作中也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主要从事建筑结构安全性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的研究,为延长中国土建结构工程的使用寿命主持编制了设计规范等多种指导性文件。
学术论著
根据2019年12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陈肇元先后撰写过论文和研究报告300余篇;出版著作8部。代表专著如下: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2013年 | 《混凝土结构安全性耐久性及裂缝控制》 | 陈肇元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10年 | 《建筑与工程结构抗倒塌分析与设计》 | 陈肇元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8年 |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 | 陈肇元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5年 |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 陈肇元 | 中国 |
社会任职
单位 | 职位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土建工程安全研究中心 | 主任 |
深圳大学 | 兼职教授 |
公安部消防局专家组 | 顾问 |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 主任 |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 常务副主任 |
高强度与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 | 主任 |
防护工程学报 | 副主编 |
防护工程学会 | 副理事长 |
教育工作委员会 | 主任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木类学科评议组 | 第二、三、四届成员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 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
社会任职参考资料来源
人物评价
从事土木工程研究的人有很多,但像陈肇元这样与国家紧迫需要密切结合并作出成绩,还异常谦虚低调的学者并不多。他把青春献给了土木工程研究,也献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即便如今年过八十,他仍然关心着中国土木工程研究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韩文鋆评)
陈肇元利用自己的学术身份大力推广他成熟的研究成果,他的工作获得了土木工程界和人防工程界的普遍欢迎。他更是利用这个身份主持并参与编制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等多个部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达十余种之多,至于国防和人防部门的技术规程的编制和审核更是少不了他。在学术职务方面他更称得上是“不任则已,任则必勤”的。
陈肇元院士为人豁达大度、聪慧勤奋、简约务实、不善辞令。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在他任土木系系主任的4年间工作成绩很大但极少开会,仅在年终手写一份总结分发大家并同时开一个茶话会。这种性格和作风颇得众望,以至于4年届满功成身退之时从校领导到系内同仁多有表示惋惜乃至挽留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