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许其凤简介

许其凤简介

淘名人 2024-02-18 16:04 热度:

许其凤

许其凤(1936年1月5日—2020年7月2日),男,汉族,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卫星导航定位专家、中国卫星大地测量专家、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导航与空天目标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理工学院终身教授。许其凤于1953年09月至1958年0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58年09月,从解放军测绘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63年09月至1966年0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卫星大地测量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61年12月至1976年12月,在解放军测绘学院天文教研室工作;1976年12月至1983年12月,在测绘学院卫星测量教研室工作;1983年12月至1987年12月,在测绘学院天文卫星测量教研室工作;1987年12月,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导航定位教研室工作;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7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许其凤长期从事“卫星大地测量与导航定位”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许其凤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天津市

出生日期:1936年01月05日

逝世日期:2020年7月2日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36年1月5日,许其凤出生于天津市。

1953年09月至1958年0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5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9月,从解放军测绘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在解放军测绘学院物理教研室工作。

1963年09月至1966年0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卫星大地测量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1961年12月至1976年12月,在测绘学院天文教研室工作。

1976年12月至1983年12月,在测绘学院卫星测量教研室工作。

1983年12月至1987年12月,在测绘学院天文卫星测量教研室工作。

1985年,应邀在奥地利格拉兹大学进行学术访问。

1987年12月,在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导航定位教研室工作。

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7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许其凤在北京逝世。

主要成就

许其凤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许其凤致力于中国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发展中国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议和主要技术途径;他提出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设想;他经过大量的计算对比和反复的论证分析得出导航卫星利用率的概念和数学模型,并依此设计了既满足中国近期需求、又可进一步发展,既规避了技术风险又可节省建设经费的卫星星座设计方案。

许其凤还瞄准实战需要,把卫星导航技术引入武器装备;他解决了远程武器机动发射的快速测量保障问题;他运用首创的CCD矢量较差动态摄影定位理论和方法;他建成了中国GPS接收机综合检定场;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精度动态定位检定标准,为中国发展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了导航性能综合检测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学术著作

据2020年7月郑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官网显示,许其凤先后出版著作3部。

时间

著作题目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1989年

《GPS导航与精密定位》

许其凤

解放军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任职单位

兼任职务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执委会专家组

成员

“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家组

成员

“GPS综合检定场”专家组

成员

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

成员

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副主任委员

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

委员

《测绘学报》编委会

委员

人物评价

许其凤为推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做出了珍贵贡献。(《光明日报》评)

许其凤为发展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评)

许其凤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他用行动给弟子树起了榜样;他为国家节约资金数十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为发展中国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做出了突出贡献;许其凤具有溯源求真、验证求实的科学情怀;他避短扬长的科研思路和数十年的执着钻研精神激励着学子们努力攀登科学的高峰;他淡泊名利、率真为人的处事方式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去追寻知识分子所应持有的那份价值。(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评)

许其凤教授治学严谨,为开辟中国大地测量新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的储备。(郑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

许其凤教授讲课和蔼可亲,做事亲力亲为;他是中国导航定位领域“国之大师”,中国卫星导航技术的拓荒者。(科学网评)

你是一位睿智的学者,始终走在学科的前沿,在82年的人生旅途上把自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