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德慈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邹德慈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34年10月01日
逝世日期:2020年12月28日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
职业: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原籍: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
人物生平
1934年10月01日,出生上海市,原籍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
1951年09月至1955年07月,就读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5年09月至1956年03月,在城建部民用建筑设计院工作,担任技术员。
1956年03月至1960年09月,在城建部城市设计院工作,担任技术员。
1961年01月至1964年02月,在国家计委城市规划研究院工作,担任技术员。
1964年02月至1965年03月,在国家经委城市规划局工作,担任技术员。
1966年02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5年03月至1973年12月,在国家建委城市局、政研室、党组办工作,担任技术员。
1974年01月至1980年06月,在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设计院工作,担任工程师。
1980年06月至1982年08月,在国家城建总局城市规划研究所工作,担任工程师。
1982年01月至1986年01月,担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成就
邹德慈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邹德慈参加了“一五”重点新工业城市的总体规划,20世纪80年代天津震后重建规划、三峡工程淹没城镇迁建规划,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的规划评议及香港新国际机场、上海杨浦大桥等重大项目论证,担任国务院三峡工程验收委员会及南水北调工程审查委员会委员。
近年来,他领衔组织研究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我国大城市连绵区的规划和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第一卷)》等工作,在行业产生广泛影响。201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推出《风雨华章路-40年区域规划的探索》文集。
邹德慈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邹德慈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一、二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和《土木建筑大辞典》等的编写及编审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城市规划导论》《城市设计概论》《城市和区域规划》(译著,第一、四
所获荣誉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2003年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6年01月至 | 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99年01月至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顾问委员会委员 |
1999年01月至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
2006年01月至 | 中国城市规划(英文版)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主编 |
2007年01月至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
2007年01月至 |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 |
国家环境保护咨询委员会委员 | |
北京、深圳和杭州等市城市规划顾问 | |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荣誉顾问 |
人物评价
邹德慈在城市规划研究和设计方面做出了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邹德慈提出的有关现代城市规划的很多理论在中国国内具有较大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评)
邹先生长期从事城市规划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管理工作,为我国城乡规划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澎湃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