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土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兴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马来西亚马六甲
出生日期:1936年09月10日
逝世日期:2021年5月6日
毕业院校:东北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三江平原自然环境变化与生态保肓》、《东北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研究》、《东北湿地》
主要成就: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籍贯: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
人物生平
1936年9月10日,刘兴土出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籍贯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
1952年4月—1954年6月,担任华东军区司令部气象干部学校教师。
1954年10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4年7月—1955年8月,担任北京气象专科学校(长春气象学校)教师。
1955年9月—1959年7月,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
1959年9月—1965年12月,担任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室主任。
1966年1月—1972年5月,担任四平师范学院农学系系主任。
1972年6月—1986年8月,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室主任。
1986年9月—1994年1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1994年11月—2002年2月,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2002年2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1年5月6日,因病医治
主要成就
刘兴土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兴土于20世纪70年代初,参加和主持了国务院科教组下达的三江平原沼泽荒地考察。“六五”至“九五”期间,他连续在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调查、沼泽湿地生态工程建设和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研究,并在“九五”期间担任项目攻关专家组组长。20世纪90年代,他主持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项目“中国沼泽湿地调查与分类研究”。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1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刘兴土主编《三江平原自然环境变化与生态保育》《中国主要湿地区湿地保护与生态工程建设》《东北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研究》等专著9部,参编《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专著15部,在中国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60多篇。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02 | 《三江平原自然环境变化与生态保肓》 | 刘兴土,马学慧主编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2.12 | 《东北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研究》 | 刘兴土,何岩,邓伟等主编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5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8年1月—1995年1月 |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 |
1988年1月—1995年1月 | 吉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 |
1990年1月 | 中国科学院农研委、国土与环境专家委 委员 |
1992年1月—2001年1月 | 吉林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 |
2000年4月—2002年4月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专家顾问 |
人物评价
刘兴土是中国湿地学科具有突出成就的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评)
刘兴土在技术培训、建立分类系统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刘兴土长期从事环境变化与农业合理开发等区域开发机理研究,在中国湿地生态与东北区域农业生态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中国湿地保护与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福州新闻网评)
人物争议
涉嫌学术抄袭
中国青年报在2009年初接到读者来信,反映有6位教授联名投诉刘兴土涉嫌“抄袭剽窃等学术道德问题”。经该报了解,6位联名举报人中,69岁的孙广友教授是年龄最小的一位,他与刘兴土长期在同一地理所工作,是该所退休回聘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实际上,6位联名举报人中,有5位同在东北地理所工作,现均已退休。其中,80多岁的黄锡畴先生是自然地理学家,第一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得主。而75岁的裘善文研究员,在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研究等领域有较深造诣。除东北地理所的老同事之外,另一位举报者,是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草原生态学专家——李建东先生。“大家之所以联名举报,一是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因为我们都是受害者;二是为了维护科学道德,与学术腐败作斗争;三是为了维护院士荣誉称号,作为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院士必须‘德艺双馨’,在学术界起到表率作用”。
刘兴土回应
中国青年报记者对刘兴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