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毛用泽简介

毛用泽简介

淘名人 2024-02-18 22:56 热度:

毛用泽

毛用泽(1930年9月1日—2022年3月6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核技术应用专家,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研究员。1949年就读于交通大学化工系,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修核物理,1954年结业;1955年进入防化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专业组长、副主任、副所长、所长、科技委副主任、主任;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至1988年担任防化研究院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毛用泽主要从事核辐射防护剂量学,核爆探测学、核监测装备系列与标准化的研究。2022年3月6日,毛用泽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

基本资料

中文名:毛用泽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宁波市

出生日期:1930年9月1日

逝世日期:2022年3月6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个人与环境检测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30年09月01日,毛用泽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49年,从宁波效实中学毕业,高考时报考并被交通大学化工系录取。

1950年,在交通大学二年级时,由于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发出了“抗美援朝”,参加军事干校的号召,于是毛用泽从交通大学肆业,并报名参加了防化学兵军干校。为培养防化兵未来教学与科技的高级人才,毛用泽被送往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

1952年,由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转入清华大学化工系。

1953年春,修完所有课程后从清华大学毕业,并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修。

1954年底,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修结业。

1955年01月—1962年04月,担任防化研究所专业组长。

1956年,参加了防化科技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负责“防原子与核探测”部分的规划制定。

1957年03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2年05月—1980年03月,担任防化研究所副主任。

1980年04月—1981年11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毛用泽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毛用泽参加创建了中国首次核试验早期核辐射与放射性沾染效应参数测量技术、现场辐射防护监测以及高空核烟云取样技术,并组织指导现场实施。参加创建并发展了解放军核监测专业的核爆辐射防护剂量学、核爆探测学、核监测装备系列与军用标准化等。参加创建中国核电站场外应急辐射监测的科学技术研究。参加创建中国核仪器标准化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国家标准等重要成果。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2年

军用核辐射监测装备校准装置

军队科技进步奖

1992年

核电厂严重事故场外应急辐射监测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995年

γ辐射监测仪

军队科技进步奖

1996年

核辐射监测使用辐射量

国防科技进步奖

毛用泽人才培养

毛用泽建立了完整的核监测专业系统研究与研究生培养基地与队伍。至2006年培养博士研究生与博士后共17名。

毛用泽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78年

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

全国科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79年01月

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

1980年01月—2005年01月

中国核学会理事、常务理事

1987年01月

全国核检测装备军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7年01月

全国和仪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名誉副理事长

1989年01月

全国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委员

1998年03月—2003年0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1年01月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兼职教授


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人工放射性核互环境通道及其影响专业组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毛用泽在国防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多个领域内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获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为这些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评)

毛用泽为国防科研的核监测与防护专业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科学中国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