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周勤之简介

周勤之简介

淘名人 2024-02-19 08:34 热度:

周勤之

周勤之(1927年11月23日-2022年6月7日),男,汉族,出生于上海,浙江上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机床厂高级工程师。1950年,周勤之毕业于中华工商专科学校;1950年至2004年,在上海机床厂工作,担任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被聘任为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2022年6月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周勤之致力于精密机床技术的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周勤之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27年11月23日

逝世日期:2022年6月7日

毕业院校:中华工商专科学校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籍贯: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

人物生平

1927年11月23日,周勤之出生于上海,浙江上虞人。

1942年至1945年,在上海中学就读,普通高中毕业。

1946年至1950年,在中华工商专科学校学习机械制造专业,大学专科毕业。

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10月,进入上海机床厂工作后,历任上海机床厂工艺试验室主任、科研室主任、磨床研究所副所长、厂部副总工程师。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2004年,被聘任为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磨削所所长。

主要成就

周勤之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周勤之新开发的动静压轴承在高精度外圆磨床用卡盘夹磨工作圆度<0.08微米;吸收中国国外技术试验开发镜面磨削外圆磨床开创中国镜面磨削先河,直接参与并组织指导研究开发的精密分度技术、接长丝杆技术、双薄膜反馈双边随动阀、磁分度技术、电子全闭环磨齿机、平面智能研磨等技术,为精密机床的开发打下基础。

学术著作

周勤之撰有《精密平面之产生及其测量法》《论瑞士机床》等专著。

科研获奖

周勤之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周勤之认为,

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5年

电子挂轮蜗杆砂轮磨齿机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6年

金刚滚轮修正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差动式干涉比对仪(高精度微位移干涉仪)

上海市发明一等奖


差动式干涉比对仪(高精度微位移干涉仪)

国家发明三等奖


DYNASTAT动静压轴承用的MG1432B高精度外圆磨床

上海市优一等奖


DYNASTAT动静压轴承用的MG1432B高精度外圆磨床

全国机床展览会春燕奖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任职时间

职务

单位

1956年

第一届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

国务院


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

名誉理事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周勤之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抗日战争前,周勤之的祖母开了一家机器厂,制造柴油机与农业机械,家道殷实。

刻苦学习

周勤之在读初三时,除了白天上学外,晚上还在夜校读机械工程,为缩短学习过程,他尽可能地跳级,高中未毕业就跳入圣约翰大学读医科,但晚上仍坚持学习机械工程。

自学外语

为了能够顺利阅读中国国外专业书籍和技术资料以及和外方专家交流,周勤之自学了英、法、德、日、俄五国语言。

人物评价

周勤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并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事能知足心常乐,人若无求品自高”,是您高尚品德的真实写照。您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中国科技界树立了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上海大学教授徐匡迪院士评)

周勤之院士一生奉献于机床事业,为国家机床行业的技术进步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心血、贡献了全部的力量和智慧。周勤之院士以其为机床行业奋斗的一生所形成的坚韧不拔、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了中国机床行业的一座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机床行业的从业者努力拼搏、砥砺前行。(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评)

周勤之是中国静压轴承开创人之一,一生致力于精密机床的研究,为中国精密机床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文汇网评)

一心扑在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研究上奉献青春的周勤之,用自己聪明的智慧和精巧的双手赋予了机械和设备无限生命力,周勤之院士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