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关桥简介

关桥简介

淘名人 2024-02-19 15:16 热度:

关桥

关桥(1935年7月2日-2022年12月26日),男,汉族,出生地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襄汾人,生前系航空制造工程焊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员。2022年12月26日,关桥院士逝世。

基本资料

中文名:关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西省太原市

出生日期:1935年7月2日

逝世日期:2022年12月26日

毕业院校:莫斯科鲍曼高等工科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

籍贯:山西襄汾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35年7月2日,关桥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

1952年10月—1953年7月,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学习俄语。

1953年9月—1959年1月,在莫斯科鲍曼高等工学院学习焊接专业,毕业后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59年2月—1959年11月,在一机部九所热加工研究室工作。

1959年11月—1963年4月,在莫斯科鲍曼高等工学院研究生院学习焊接结构学,毕业后获得副博士学位。

1963年4月—1963年12月,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留学生管理处工作。

1963年12月—1979年11月,在三机部六院九所焊接研究室工作。

1979年11月—1984年4月,担任三机部第625研究所航空特种焊接工艺研究室主任。

1984年4月,担任航空工业部第625研究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1987年,任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焊接研究室研究员。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在担任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期间,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国际焊接学会(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关桥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关桥是“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新技术的发明人,解决了影响壳体结构安全与可靠性的焊接变形难题,指导了高能束流(电子束、激光束、等离子体)加工技术、扩散连接技术与超塑性成形/扩散连接组合工艺技术、搅拌摩擦焊接等项新技术的预先研究与工程应用开发;在焊接力学基础研究方面,关桥颠覆了“焊接变形不可避免”这一传统认识,解决了航空航天板、壳、壁板类典型构件焊接压屈失稳变形这一世界性难题,创建了“低应力无变形焊接理论和方法”;在航空焊接工程领域,关桥在科研生产一线主持和指导了多项特种焊接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解决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航空涡喷系列发动机等诸多型号研制中的焊接变形关键技术难题,填补了多项中国国内空白;关桥根据国际上技术发展呈现出的新趋势,先后倡导建立了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和航空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促进了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和航空连接技术基础研究的深入、带动了行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丁衡高兼任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1月—1988年1月)、第十届北京市人大代表(1993年1月—1998年1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1月—2003年1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1月—2008年1月)、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主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航空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焊接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等职务。

人物评价

关桥长期致力于中国焊接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在焊接力学理论研究领域,有重要建树,是中国航空焊接专业学科发展的带头人。(中国院士馆评)

关桥是推动中国科技走向繁荣昌盛的担当者和领军者。(《中国航空报》社评)

关桥是中国航空焊接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也是中国飞行器制造工程中多项特种焊接技术的开拓者。(《中国科学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