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智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茆智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1932年9月20日
逝世日期:2023年1月13日
毕业院校:华东水利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32年9月20日,茆智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即浦口区)。
1950年8月至1953年7月,在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水工结构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3年8月至1955年7月,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
1955年8月至1979年12月,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
1980年1月至2000年7月,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
1989年5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2000年7月,成为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2023年1月13日7时3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
主要成就
茆智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50年代,茆智提出了以水汽扩散原理为基础的推算作物需水量的公式,成为中国最早按成因理论计算需水量的方法。
20世纪70、80年代,茆智主持作物需水规律、灌溉预报及非充分灌溉等专题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茆智主持并完成了10余项重要的国家级及国际合作节水灌溉研究项目,主要成就有:
(1)在中国国内外率先提出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系统成果,为水稻地区的优化用水提供了依据。
(2)提出理论上较完备、实施简易的作物需水量与灌溉实时预报方法,国际上对此方法高度重视、评价很高,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专家认为这一整套创新的理论,修正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方法。
(3)提出了水稻高效节水、持续高产、能保持土壤肥力的灌溉新技术及其与农业措施的合理配合。
(4)创造性地提出了作物受旱后再灌溉的“反弹效应”理论,为指导节水探索了新的途径。
2005年,茆智
社会任职
茆智担任《中国农村水利水电》主编,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副会长,河海大学兼职教授、首席科学家。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茆智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茆智的祖父创办了全县第一所新式教育的门馆,并任江浦县第一任教育局长。父亲于20世纪20年代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中华民国时期中央大学前身)理科数学专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茆智的父亲终身在中学和大学任教。受家庭影响,茆智自幼认为自己应该努力学习、奋发上进,成为学问和道德高尚的人。
做人指南
茆智少年时期心灵中印记的是对日寇的仇恨,由此而产生对苦难同胞的深切爱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人应有“恻隐之心”和“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等等,这些中小学教材的内容都对他有深刻影响;特别是孙中山的文章“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几乎成了茆智的做人指南。茆智8岁至14岁时,常遇山洪暴发和江洪泛滥,多次闼睹淹地、毁屋、灾民流离失所以及江河中飘浮人、畜尸体惨状,有一种朦胧的想法,认为以后若有本领防水灾,会救助人,那是真正做大事,是最好、最受人爱戴的人,茆智少年
人物评价
茆智在灌溉工程及其用水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方面有出色成就,为提高中国声誉作出了重要贡献。(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评)
茆智年轻时一直默默耕耘,不问收获,唯有低头前行,到了晚年,开始喷涌勃发,获奖无数,虽耄耋之年,却依旧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耳聪目明,并继续为中国节水灌溉科研项目殚精竭虑。(《中华儿女》评)
茆智是一个对学术严谨、对人充满真情、热爱祖国、充满人格魅力的人。(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崔远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