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胡光镇简介

胡光镇简介

淘名人 2024-02-19 19:56 热度:

胡光镇

胡光镇(1927年8月26日-2023年1月23日),出生于江苏松江,电子工程及通信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究所研究员。胡光镇1948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11月—1952年7月任中央军事委员会民航局天津工厂技术员;1956年12月—1961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究所工程师;1961年8月—1980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究所主任工程师;1982年12月—1985年7月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究所副处长、局长;1985年7月—1986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87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3年1月23日,胡光镇院士逝世。胡光镇主要从事通信电子技术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胡光镇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松江

出生日期:1927年08月26日

逝世日期:2023年1月23日

毕业院校:国立交通大学

职业: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27年8月26日,胡光镇出生于江苏松江(今上海)。

1948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

1949年11月—1952年7月,任中央军事委员会民航局天津工厂技术员。

1952年8月—1956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天津实验工厂技术员。

1956年12月—1961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究所工程师。

1961年8月—1980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究所主任工程师。

1980年12月—1982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究所总工程师。

1982年12月—1985年7月,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究所副处长、局长。

1985年7月—1986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1987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究所研究员。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3年1月23日,胡光镇院士逝世。

主要成就

胡光镇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60年代,胡光镇研制出多种全晶体管化多路通信设备;20世纪70年代,研究数据通信技术,建成数据传输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跟踪卫星通信技术及数字网技术的科研工作。据2022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官网显示,胡光镇主持研制和完成了具有中国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设备和系统10余种。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3月,胡光镇著有数十篇论文和研究报告,其代表论著有《提高G3机抗误码能力的一些措施》《VSAT的发展及标准化》《用于中继的ATM适配层类型2特定业务会聚子层(AAL 2 2SSCS for Trunk)》《数据压缩传真机缓冲存贮器的研究与设计》《SDH与其它网络之间的互通》等。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2006年9月

WAPI技术座谈会

北京

2006年10月

“网格技术、应用及产业的发展”工程科技论坛

北京

2009年9月

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应用大会

南京

2014年11月

第六届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担任职务

中国通信学会理事

中国电子学会通行学会委员

国家无线电管理局咨询专家组成员

人物评价

“胡光镇有着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评)

“胡光镇在中国建设系统工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西安交通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