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王竹溪简介

王竹溪简介

淘名人 2024-02-20 09:13 热度:

王竹溪

王竹溪(1911.6.7-1983.1.30),名治淇,字竹溪,以字行,湖北省公安县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热力学统计物理研究开拓者。1933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1938年7月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王竹溪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特别是热力学、统计物理学、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他还在生物学关键问题-水分化学势、汉字检索方案的优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竹溪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北公安

出生日期:1911年6月7日

逝世日期:1983年1月30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剑桥大学

职业: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中国热力学统计物理研究开拓者

人物生平

1911年6月7日,生于湖北省公安县。父亲和祖父都是清末秀才。他幼年在家乡曾先后随其舅父及长兄治昆等读四书、《诗经》、《左传》等书。

1922年,春入麻豪口小学,秋到武昌入荆南中学补习班。

1922-1926年期间,他除完成学校的课程外,曾先后学习《幼学琼林》、《庄子》、《老子》、《荀子》、《礼记》、《史记》、《汉书》等书,对《康熙字典》的切韵法颇感兴趣。

1923年,升入正式班。

1927年,考入武昌第二中山大学理预科,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8年),春插入上海麦伦中学高二。

1929年夏,高中毕业,先后投考了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在两校都录取的情况下,因慕梁启超之名,决定进清华大学学习物理学。王竹溪在班上最受叶企孙和周培源的器重。

1933年,公费留学,同年8月到英国剑桥大学,师从福勒研究统计物理。在导师指导下,王竹溪在统计物理方面深入到当时国际科学前沿,潜心研究。

1934年,发表了第一篇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王竹溪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特别是热力学、统计物理学、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在湍流尾流理论、吸附统计理论、超点阵统计理论、热力学平衡与稳定性、多元溶液、热力学绝对温标、热力学第三定律、物质内部有辐射的热传导问题以及基本物理常数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有序无序变化的统计力学理论方面将贝特理论作了重要推广,在热力学的理论研究方面作出多方面的推广。同时对物理学史、基本物理常数和汉字检索机器化方案等作了不少有成效的研究。

学术论著

1:JSWang,Properties of Adsorbed Films with Repulsion Interaction,Pro c Roy Soc.,July 1937,A161:127~140.

2:J S Wang,Statistical Theory of Adsorption with Long Range Interaction, Proc Ca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1960-1966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前身)二部六室(金属物理研究室)主任。

1980年,被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理科物理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和国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1981年,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科评议组成员。

1943年,任《中国物理学报》编委兼干事。

1951~1982年,任《物理学报》(原《中国物理学报》)主编。

1978年,任《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副主编。

1979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卷》主编。

1963年7月,当选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8月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1978年8月,当选连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11月当选为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兼任基本常数专业委员会主任。

1979年10月,任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学名词委员会主任。

1980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员。

1959年9月,任北京市政协第二届委员。

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良师益友。(九三学社评)

先生倾其毕生献身物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见证了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发展与壮大。王竹溪先生热爱教育、乐为人师的奉献精神;学习先生严谨求实、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北京大学副校长王恩哥院士评)

先生扎实深厚的学术基础和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