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应璜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褚应璜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开封
出生日期:1908年3月16日
逝世日期:1985年4月21日
毕业院校:国立交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籍贯:浙江嘉兴
人物生平
1908年3月16日,褚应璜出生于河南开封。
1925年,考入交通部南洋大学电机工程学院电力系。
1931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
1931年—1933年,任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院电机系助教。
1933年—1942年,任职于上海华成电气厂。
1942年—1945年,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工程师学院进修深造。
1945年—1948年,任职于美国西屋电气公司。
1948年,任湖南湘潭电机厂设计委员会委员。
1950年4月,任华东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总工程师、副局长。
1953年,任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总工程师。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起,历任电机制造部电器科学研究一院院长,一机部技术司副司长。
1980年,任第一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司顾问。
1985年4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主要成就
褚应璜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30年代,褚应璜研究成功中国中小型交流异步电动机系列产品;主持设计了哈尔滨电机厂第一期工程,组织研制了800千瓦、3000千瓦、100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负责鉴定了中国第一台汽轮发电机(6000千瓦);负责筹建了电器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的电工部分;指导研制了1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为中国自己生产大型水电机组奠定了基础;负责国际电工标准的技术咨询与推广工作,主持制定了中国电压、电流与频率等级标准;组织中国中小型电动机及低压电器新系列的统一设计。
学术论著
截至1985年4月,褚应璜著有《电器工业十年回顾与展望》《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概况及其标准在我国推行中存在的问题》等;发起并组织编写《机电能量转换》《中小型水轮机》等。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1952年 | 全国机械工业会议 | 北京 |
褚应璜人才培养
综合培养
1946年—1948年,褚应璜在工作中以岗位专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49年10月—1954年12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54年9月—1959年4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55年6月—1957年5月 |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
1957年5月—1960年4月 |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第二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
1958年5月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
1959年4月—1964年12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60年4月—1967年1月 |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
1963年10月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78年3月—1983年6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80年10月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
1983年6月—1985年 | 中国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褚应璜出生于开封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其父亲褚铭泰毕业于清朝京师译学馆,曾任开封客籍高等学堂英文教员。褚应璜在小学三年级之前的教读一直由他的母亲潘润珠负责。“读工程,有出息”自幼便在褚应璜的心中扎根。褚应璜有兄弟姐妹共8人,他排行第二。
婚姻家庭
褚应璜的妻子是吴世英,两人育有一儿一女,褚应璜儿子的名字是褚启民。
人物评价
“褚应璜在电机电器技术方面造诣很深,多年来为中国的电机制造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科普中国评)
“褚应璜是一位受尊敬的爱国的高级知识分子,学识与科学技术造诣很深,毕生为中国机电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评)
“褚应璜为中国自行设计制造大型水、火发电设备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电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嘉兴市第一中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