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桔泉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叶桔泉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896年8月28日
逝世日期:1989年7月7日
毕业院校:上海恽铁樵函授中医学校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出生地:浙江吴兴
人物生平
1896年8月28日,叶桔泉出生于浙江吴兴。
1903年,入读于本村私塾。
1913年,拜吴兴县张克明为业师。
1917年,独立开业行医。
1920年,入读于上海恽铁樵函授中医学校。
1921年,任吴兴县鹢泊蓉湖区第14国民小学校长。
1930年,任湖州双林救济院医生。
1933年,创办“国药丹方实验研究社”。
1935年,任苏州国医专科学校中医学讲师。
1950年,创办“农村医疗进修社”。
1954年,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任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江苏省中医学校副校长。
1957年,任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苏分院院长。
1958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
1970年,任职于江苏省五七干校中心医务室。
1973年,任南京药学院教授、副院长。
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9年7月7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
主要成就
叶桔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叶桔泉系统研究中医中药学,主张中西医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整理中国医药文献并在江苏昆山和苏州吴县等地承担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
学术论著
截至1989年7月,叶桔泉共发表科学论文25篇,编著出版相关医学医药著作26种共32册,总共约计500多万字,其代表论著有《现代实用中药》《近世内科国药处方集》《临证实用药物学》《近世妇科国药处方》《古方临床运用》《临证实用方剂学》《江苏中药名实考》《本草推陈》《食物中药与便方》等。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1954年 | 江苏省中医代表大会 | |
1956年 | 全国科学规划会议 | 北京 |
1984年12月 | 第一届微量元素与健康学术讨论会 | 南京 |
1985年4月 | 罗布麻研究学术会议 | 北京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34年 | 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 |
1950年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苏州市委员会委员 |
1950年 | 苏州市市中区人民代表 |
1950年 | 苏州市卫生局卫生委员会委员 |
1955年 |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
1958年 | 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1959年 | 江苏省防治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
1959年4月—1965年1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62年8月—1965年9月 |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 |
1963年 | 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血吸虫病专题委员会委员 |
1965年1月—1978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65年9月—1979年2月 |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 |
1973年 | 南京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1978年3月—1983年6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
1979年2月—1982年6月 |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第三届理事会 |
个人生活
手不释卷
叶桔泉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7岁时父母送他读私塾,因家境贫寒无钱购买纸墨,常用毛笔蘸水在方砖上练字。他在放羊、车水时也不忘读书、背书,并因此数次失足落水。私塾先生见他勤奋好学,遂介绍他拜该县中医张克明为师,学习中医。
婚姻家庭
叶桔泉的妻子是李志英;叶桔泉儿子的名字是叶晓南。
人物评价
“叶桔泉为振兴中国的中医药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高超过人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医风,在中国国内外医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是中国中医药界的一代宗师。”(中国药科大学评)
“叶桔泉作为中医药学届的泰斗,他的人品、医德、医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光大。”(时任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