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周泽昭简介

周泽昭简介

淘名人 2024-02-20 16:03 热度:

周泽昭

周泽昭(1901年12月18日—1990年4月12日),四川江津人,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四川卫生厅副厅长。周泽昭1927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1938年11月任广西省立医学院教务主任、外科教授;1939年任广西省立医院院长;1945年任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外科教员;1947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卫生部第一后方医院医务主任、外科主任;1949年任中央医院院长、外科主任;1950年任第一军医大学教授、外科主任、校长;1953年—1958年任北京医院院长、外科主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任重庆医学院院长;1972年任四川卫生厅副厅长;1990年4月12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9岁。周泽昭长期从事医学教学、科研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周泽昭

国籍:中国

出生地:四川江津

出生日期:1901年12月18日

逝世日期:1990年4月12日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人物生平

1901年12月18日,周泽昭出生于四川江津。

1921年,先后就读于同济大学德语速成班及同德医学院。

1925年—1927年,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医科。

1932年,历任南宁军医院外科主任、广西军医学校教育长、外科教授。

1937年7月,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第一后方医院院长、第五战区第二后方医院院长。

1938年11月,任广西省立医学院教务主任、外科教授。

1939年,任广西省立医院院长。

1941年,在桂林开设诊所

1945年,任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外科教员。

1947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卫生部第一后方医院医务主任、外科主任。

1949年,任中央医院院长、外科主任。

1950年,任第一军医大学教授、外科主任、校长。

1953年—1958年,任北京医院院长、外科主任。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7年,任重庆医学院院长、重庆外科医院院长。

1972年,任四川卫生厅副厅长。

1990年4月12日,在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周泽昭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在抗日战争中,周泽昭全力投入战地救护,创建了中央医院,贯彻执行了团结中西医的政策。组织和参与了斜颈矫形的研究工作,设计了“完全性纤维中间切断术”用于手术方法矫正斜颈,摒弃了手术后石膏固定,改做早期运动。

学术论著

截至1990年4月,周泽昭编著的论著有《两性卫生学》《救护手册》《战争毒气病的病理治疗》《战争外科学》《婴儿哺育法》等。

[1]周泽昭.交通外伤的处理[J].人民军医,1950(2).

[2]周泽昭.输血问题研究[J].人民军医,1950.

[3]周泽昭.关于骨结核的手术疗法[J].人民军医,1951.

[4]周泽昭.介绍一种改进的肌性斜颈矫正方法[J].中华外科杂志,1982,20(005):294-294.

[5]周泽昭.介绍一种改进的肌性斜颈的手术方法[J].广西医学,1981(1).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49年

外科医学会议

朝鲜

1960年

莫斯科外科医学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45年7月

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4年9月—1959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9年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1959年4月—1964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华外科学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


《中华外科杂志》总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周泽昭在开展教学、医疗、科研三结合的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中国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科技传播》评)

“周泽昭为发展中国医学教育及科研事业,团结中西医,保护中央领导人的健康等做出突出贡献,在广大指战员及卫生界享有崇高威望。”(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