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蔡昌年简介

蔡昌年简介

淘名人 2024-02-20 17:31 热度:

蔡昌年

蔡昌年(1905年8月5日—1991年5月8日),浙江德清人,电力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蔡昌年1924年毕业于浙江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29年任职于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电气处;1937年—1945年任岷江电厂工务长;1947年,任冀北电力公司北平分公司工程副经理、石景山发电厂厂长;1950年3月起任职于东北电管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5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蔡昌年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运行调度和自动化的科研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蔡昌年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德清

出生日期:1905年8月5日

逝世日期:1991年5月8日

毕业院校:浙江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人物生平

1905年8月5日,蔡昌年出生于浙江德清。

1920年,考入浙江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

1924年—1928年,先后任职于郑州豫丰纱厂发电所、南洋烟草公司电气部。

1929年,任职于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电气处。

1937年—1945年,任岷江电厂工务长(总工程师)。

1945年—1947年,赴美国考察学习进修。

1947年,任冀北电力公司北平分公司工程副经理(总工程师)、石景山发电厂厂长。

1950年3月起,任职于东北电管局。

1958年起,主持东北电力系统远动和自动化工作。

1980年,任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副主任;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1年5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主要成就

蔡昌年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蔡昌年建立和健全了东北电力系统运行调度指挥管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规程和技术标准,使系统运行逐步走向科学管理的道路。重视继电保护和稳定措施,改善电压品质和无功电源补偿,开展经济运行工作,特别是尽量利用水电调峰、调频和紧急备用,提高了东北电网的安全、经济和优质发供电。提倡和采用新技术,推动电网的科学计算工作,从直流和交流计算台直至数字计算机的采用。

学术论著

截至1991年5月,蔡昌年编著的论著有《电力系统稳定计算法》《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互联电力系统联络线控制》等。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56年

国际大电网会议

法国

蔡昌年人才培养

综合培养

蔡昌年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当看到新技术和一些好的经验时,总会及时向年轻人传授,并与大家一起交流和讨论。对于新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他总是悉心帮助和指导,为他们拟定了培训计划。对工作遇到的单一技术问题,他都耐心讲解,遇到普遍性的问题,他就给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56年6月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筹备委员会委员

1958年10月

东北电力系统自动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1963年10月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3月—1983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0年10月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会顾问

1984年11月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顾问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蔡昌年在6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曾长期担任县衙“学幕”(师爷)的父亲蔡鑫体弱多病,仅能在关卡(税务机关)找到临时性的文牍工作,收入微薄,家里只能靠典当和借贷来维持生活。蔡鑫去世后,留下了高达2000大洋的家庭债务。作为大哥的蔡昌年承担起养活整个家庭和偿还遗留债务的重任。蔡昌年最小的弟弟是电子学家蔡长年。

婚姻家庭

蔡昌年的妻子是杨如,两人育有三女一子,蔡湘芬(三女)、蔡岷(儿子)。

人物评价

“蔡昌年是中国杰出的电力系统专家,是创建中国电力系统调度管理体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电力界德高望重的先驱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评)

“蔡昌年的一生,是高风亮节,不计前嫌,无私无畏的一生;是治学严谨,一丝不苟,追求真理的一生;是为中国的电力事业,尤其是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及自动化奋斗的一生。”(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评)

“蔡昌年是中国当代电力系统运行和建设、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先驱者之一。”(中国电力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