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蒋明谦简介

蒋明谦简介

淘名人 2024-02-20 21:48 热度:

蒋明谦

蒋明谦(1910年11月10日—1995年5月19日),四川蓬溪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蒋明谦1935年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44年5月获得美国伊利诺大学化学系哲学博士学位;1947年—1950年任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1956年先后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教授;1956年—1995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5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蒋明谦长期从事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蒋明谦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0年11月10日

逝世日期:1995年5月19日

毕业院校:伊利诺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出生地:四川蓬溪

人物生平

1910年11月10日,蒋明谦出生于四川蓬溪。

1927年,毕业于蓬溪中学,后考入四川大学预科。

1929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理预科。

1931年9月,升入北京大学化学系。

1935年9月—1941年,先后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

1941年—1943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药学院留学,毕业获硕士学位。

1944年5月,从美国伊利诺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44年—1947年,任美国礼来公司研究所研究员。

1947年—1950年,任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50年—1956年,先后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教授。

1956年—1995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5年5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主要成就

蒋明谦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蒋明谦早年从事药物化学研究,侧重药物分子结构与药理作用的关系。1937年,他把元素周期性作了定量表征,提出了元素各种周期性的科学分类和周期性方程;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定量关系的研究;1962年提出“诱导效应指数”,用于非共轭体系有机物性能的预测;1977年提出了“同系线性规律”,适用于定量计算和预测所有有机同系物系列的性能与结构关系。

学术论著

截至1995年5月,蒋明谦共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4本,代表著作有《共轭基团结合效应》《高等药物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同系线性规律》等。其中部分论著参考如下:

[1]蒋明谦.调节聚合反应[J].科学通报,1960(06):161-172.

[2]戴萃辰,蒋明谦.共轭基团结合效应研究的概况[J].化学通报,1988(11):7-10.

[3]蒋明谦.高等药物化学[M].科学出版社,1958.

[4]戴萃辰,蒋明谦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50年—1952年

《化学》副主编

1952年—1956年

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56年—1963年

《化学学报》副主编

1958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196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1982年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82年—1986年

中国化学会第第二十一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第五届委员会顾问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蒋明谦的妻子是戴萃辰。

填词赋诗

蒋明谦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诗人,不过他的诗极少发表。他的《余习录》里收集了上百首诗词,寄托了他对中国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对青年的期望,对自己的鞭策。例如,《过“黄河第一桥”,斥美商铸字》诗:“万里黄河只一桥,华人落后洋人骄。而今前尽百年耻,滚滚东流看怒涛。”

人物评价

“蒋明谦在理论有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治学严谨、无私奉献、胸怀祖国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团结网评)

“蒋明谦始终以赤诚的心,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治学修业、任劳任怨,为中国的化学教育、科技工作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化学教育》评)

“蒋明谦是结构性能定量关系研究的开拓者,在理论有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大学新闻网评)

人物纪念

建筑命名

四川省蓬溪中学把用作教学实验的楼取名为“明谦楼”,以纪念蒋明谦,激励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