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陶宝祺简介

陶宝祺简介

淘名人 2024-02-21 13:45 热度:

陶宝祺

陶宝祺(1935年1月10日—2001年3月31日),智能材料结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陶宝祺于1957年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工艺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第三机械工业部南京511厂实习;1958年至1983年进入南京航空学院压力加工教研室、材料力学教研室,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1983年至1989年担任南京航空学院仪表测试教研室、材料力学教研室教授、教研室主任;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89年至1991年担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应用超导中心高级访问学者;1991年至1997年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工程系系主任,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1997年至2001年担任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3月31日逝世,享年66岁。陶宝祺长期从事智能材料结构、测试技术和力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陶宝祺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常州市

出生日期:1935年01月10日

逝世日期:2001年03月31日

毕业院校:北京航空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35年1月10日,陶宝祺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

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学院。

1953年,因院系调整,转入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飞机工艺专业学习。

1957年,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第三机械工业部南京511厂实习。

1958年—1983年,进入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压力加工教研室、材料力学教研室,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

1983年—1989年,担任南京航空学院仪表测试教研室、材料力学教研室教授、教研室主任。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1989年—1991年,担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应用超导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1991年—1997年,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工程系系主任,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

1997年—2001年,担任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1年3月31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陶宝祺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陶宝祺在中国航空领域率先开展智能材料结构的研究,提出了结构强度自诊断自适应原理,对于强度自适应驱动元件的构造原理,稀疏传感阵列检测分布参数的模型和方法,复合材料结构原始缺陷及损伤类型的小波分析特征提取和神经网络识别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解决了传感元件的组合和在结构中的合理分布和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的结构形式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基于非接触式信号传输系统的智能旋翼试验平台,解决了在旋转工况下多种测试信号和高压功率信号的非接触式同步传输关键技术。主持完成了某型号直升机应力及振动测试项目,实现了中国国内首次在系留状况下对大型直升机进行全面的全机结构考核。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7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址显示,陶宝祺先后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60余篇。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7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址显示,陶宝祺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2项、日内瓦国际发明镀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5年7月

中国航空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理事


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陶宝祺是中国航空智能材料结构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著名的结构测试专家,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评)

陶宝祺院士作为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奠基人之一,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一生集中体现一名科学家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范,用一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诠释了科学家的钻研精神和奋斗情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评)

后世纪念

陶宝祺院士雕塑

2020年8月31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两校区举行陶宝祺院士雕塑景观提升、太庙井复建、校风校训石景观的揭幕仪式。首先在明故宫校区进行陶宝祺院士雕塑揭幕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淳生、朱荻、宣益民、郭万林,陶宝祺院士夫人颜碧莲及亲属,全体校领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十四系领导、校文化建设特聘顾问、校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陶宝祺院士学生代表、校教师暑期学校的学员代表及航空学院师生代表出席揭幕仪式。揭幕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