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卓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之卓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北省丰润县
出生日期:1909年12月16日
逝世日期:2002年05月18日
毕业院校:柏林工业大学 、交通大学 、伦敦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全数字化测图系统》《摄影测量原理》《摄影测量原理续编》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人物生平
1909年12月16日(清末宣统元年〔农历己酉年〕十一月初四日),王之卓出生于直隶省(今河北省)丰润县东丰台镇(今属天津市宁河县)一乡绅商贾书香门第家庭。
1910年(宣统二年),王之卓启蒙于家教国学,熟读《三字经》、古典古训古诗词等。
1916年(民国五年),王之卓进入直隶省丰润县东丰台镇小学读书。
1920年(民国九年),王之卓离开了东丰台古镇老家,被接到父亲供职的江苏,并进入南京奉直旅宁公学读高小。
1922年(民国十一年),王之卓进入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附中住校读初中、高一,入学即入选童子军接受严格训练。寒暑假日回到父母家中,听父亲讲授国学。
1926年(民国十五年),为避战火,王之卓转学到江苏省海门中学短期读高一。之后在江苏省南通中学读高二、高三,数理化生外诸科成绩拔尖。
1928年(民国十七年)4月,王之卓的英文作文Whatshouldayoungmanstriveforduringhisl
主要成就
王之卓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40年代对立体测图技术有重要贡献。50年代推导出“起伏地区航空摄影相片相对定向元素解算公式”,推演出航测成图方法和空中三角测量精度估算公式,为生产提供了理论根据。60年代提出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理论与方案。70年代提出“全数字自动化测图”构想。历时15年实现了摄影测量的根本性变革,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1940年—1943年,王之卓在四川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期间,除与夏、陈合作著书外,撰写论文、文章、书评近20篇,发表在与该所共同创办的《测量》和《测量专刊》上,其中有3 篇在美国学术杂志上刊登。还参加了该组“测量实验区”的测量工作。
1945年—1946年8月,王之卓率中美合作航测队负责内业成图方面十余人去美国,参加航测成图工作,替中美航测队的中方人员作一些必要的联系后,为起草拟定《中国航测十年规划》,在美国考察航测事业一年多。加入美国摄影测量学会和美国地球物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56年 | 武汉市人大代表 |
1959年 | 第二届湖北省人大代表 |
1964年12月至1975年1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78年1月 | 第四届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
1978年2月至1983年6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78年11月 | 中国测绘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 |
1979年1月 | 国家科委测绘专业组成员 |
1979年7月 | 中国测绘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兼航测专业委员会主任 |
1980年8月 | 《武汉测绘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 |
1981年6月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工学)评议组成员 |
1983年5月 | 第六届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83年9月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测绘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1985年 | 中国测绘学会第四届理事长 |
1985年3月 | 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
1988年5月 | 全国陆地、海洋卫星定位网协调委员会高级顾问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父亲,王之卓王绍曾,母亲,王之卓庞伯坤,长兄,王之卓之翰,二兄,王之卓之章。长兄王之翰大他12岁,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美国攻读土木工程专业,父母常以之翰为榜样启迪他用功读书。
情感婚姻
1929年,王之卓遵父母之命,与少时订婚青梅竹马、18岁的大家闺秀齐严淑结婚。(岳父,王之卓齐逎臣、岳母朱福珍,内姐2个、内弟4个)婚后,说服家人不急于生儿育女,劝爱妻考入北京若瑟女子师范学校(光华女子中学)读书4年。自己回交通大学勤学苦读,努力争取交大毕业总成绩全校第一名,争取公费留学。
1934年8月20日,长女出生在天津老屋,由贤妻取名为“守恬”,小名“百乐”。
1936年,其妻严淑携两岁长女守恬,与她闺友、留德学生张有令的妻子搭伴长途跋涉抵柏林来伴读。
1939年2月,王之卓辞别导师,离开柏林,扶着怀孕已八个月的严淑、携着五岁长女,踏上归国路,首先乘车到法国巴黎,自己找房子租住。随之在其妻待产期间,抓
人物评价
王之卓院士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崇高品德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测绘界也有口皆碑。“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全世界的测绘学人以不同的语言、同样的心情,表达着他们对王之卓卓越成就与高尚人格的赞美。(武汉大学新闻网评)
王之卓是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奠基人,在中国摄影测量发展的各个阶段,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导学科的发展方向,奠定其理论基础,并以卓有成效研究,拓宽了学科的服务领域。(武汉大学校友总会评)
人物影响
庆祝王之卓教授75诞辰座谈会
1984年12月,原武汉测绘学院举办“庆祝王之卓教授75诞辰座谈会”。
王之卓“执教50周年暨八十寿辰”庆贺会
1988年12月,原武汉测绘学院举行名誉校长王之卓教授“执教50周年暨八十寿辰”庆贺会。
庆祝王之卓教授90诞辰暨执教60周年
1998年12月,原武汉测绘学院“庆祝王之卓教授90诞辰暨执教60周年”活动。
王之卓创新人才奖学金
王之卓创新人才奖学金由王之卓院士发起,并与其学生共同捐资于1998年12月设立王之卓创新人才奖励基金。本金60万元,每年将基金利息和有关单位赞助共计10万元左右用于奖励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生。每年奖本科生4人,每人5000元;研究生4人,每人6000元;博士生8人,每人7000元。
纪念王之卓院士诞辰100周年
2009年10月24日下午,武汉大学在信息学部大学生活动中心召开“纪念王之卓院士诞辰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