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臣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高玉臣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吉林长春
出生日期:1937年5月27日
逝世日期:2005年10月6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37年5月27日,高玉臣出生于吉林长春。
196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力系,同年,留校任教。
1966年,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毕业。
1968年—1970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数力系。
1970年—1980年,任教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程大学)。
1980年—1985年,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副教授。
1981年—198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做访问学者。
1985年—1994年,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教授。
1986年4月—10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做访问学者。
1986年11月—12月,在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做访问教授。
1989年—1990年,在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0年,在以色列技术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0年—1991年,在法国电力部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1991年—1992年,在加拿大阿卡迪亚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4年—2005年,任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研究所教授。
2000年12月—
主要成就
高玉臣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高玉臣致力于中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主要研究领域为弹塑性断裂力学、细观复合材料力学以及大变形理论等。在裂纹尖端场方面取得了成果,解决了一系列国际同行未能解决的难题。在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方面,建立了若干被国际同行广泛采用的基本模型,为在细观层次上定量分析复合材料断裂破坏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非线性连续力学方面,建立了两种最本质的弹性大变形本构关系,给出了应力状态的新的描述,完成了大变形情况下应力张量的分解,以及用基面力对大变形能量原理的描述,并解决了若干悬置百年的大变形奇异点问题。
学术论著
截至2005年10月,高玉臣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在固体力学基础性研究方面发表论文70余篇,专著1部。其中有34篇论文被CSCD收录。由SCI检索的论文已被他人引证286次。其他论著部分参考如下:
[1]高玉臣.弹性平面问题复变方法的基本方程[J].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报,1988(04):386-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6年—1990年 | 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
1990年—1994年 | 中国力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
1990年—1994年 | 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
1994年—1998年 | 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
2005年 | 中国共产党北京交通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 |
第4届《力学学报》编委会编委 | |
第5届《力学学报》编委会编委 | |
第6届《力学学报》编委会编委 |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高玉臣的妻子是李玉琴,两人育有一个儿子。
填词赋诗
高玉臣科研之余,在生活中经常写一些小诗词或编一些谜语。
人物评价
“高玉臣是中国著名固体力学专家,取得过多项重要成果,为中国力学学科的发展和中国力学学会的建设和成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力学学会评)
“高玉臣是一位杰出的专家学者,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位德高望重的师长。他的一生是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一生;是勤奋耕耘,奋发有为的一生;是严谨治学,精心育才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北京交通大学评)
“高玉臣是中国著名的固体力学专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力学事业的发展,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国内外力学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为断裂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北京交通大学校友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