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殷之文简介

殷之文简介

淘名人 2024-02-21 20:49 热度:

殷之文

殷之文(1919.5.30—2006.7.18),江苏吴县甪直(今苏州市吴中区)人,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开发锆钛酸铅压电陶瓷的首创者,是中国无机材料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奠基人之一。殷之文194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采矿冶金系;1948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系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陶瓷工程系硕士学位;1993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殷之文长期从事高压陶瓷、高频绝缘瓷、铁电压电陶瓷的制备、性能、应用、推广和基础研究,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誉。

基本资料

中文名:殷之文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苏州市

出生日期:1919年5月30日

逝世日期:2006年7月18日

毕业院校:美国伊利诺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PLZT透明铁电陶瓷核闪光护目镜,高频绝缘陶瓷

主要成就:中国开发锆钛酸铅压电陶瓷首创者 1956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 1981年中国科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

人物生平

1919年5月30日,殷之文于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当时称吴县)所辖的一个古镇——甪直镇,殷之文12岁时离开家乡到上海住读中学。

1924年—1930年间,在镇上念小学,殷之文于12岁时离开家乡到上海住读中学。

1937年,高中毕业正逢七七事变,继而日寇侵占上海,家乡沦陷,到处避难,他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1939年到达抗战后方昆明,借读于云南大学,他选择了采矿冶金系。

1938年秋,殷之文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翌年毕业,进云南大学矿冶系学习。

1942年,殷之文毕业于云南大学采矿冶金系,后赴四川綦江铁矿工作。不久应聘到云南大学任教。

1946年,殷之文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奖学金,赴美留学。

1948年6月,殷之文获密苏里大学罗拉分校冶金系硕士学位;同年9月转入伊利诺大学,攻读陶瓷工程。

1950年1月,殷之文获陶瓷工程学硕士学位;同年5月,殷之文与妻子闵嗣桂放弃中国以外的优越条件,与物理学家、核物理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殷之文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殷之文前后花了约4年时间,先对中国不同类型的黏土原料、长石、石英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分析和鉴定。在此基础上进行瓷坯、瓷釉配方研究和工艺开发,最后到新建的西安高压电瓷厂进行生产试验,到1958年完成任务,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1959年科学院部下达任务,研制大功率速调管组装用大尺寸的高强度、耐热、高频绝缘瓷环及其与金属的真空封接。殷之文负责的一个研究组主要研制瓷环配方和工艺,到1962年完成任务,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20世纪60年代初,殷之文等采用气流粉碎、等静压成型、致密氧化铝坩埚密闭烧结等新工艺,逐步解决了一系列PZT陶瓷的制造工艺问题;同时针对当时迫切需求的水声声呐应用,与有关单位通力合作制造了数千件舰用或岸用、性能达到国际水平的不同类型的发射接收压电陶瓷元件,制造出了中国自制的水声声呐系统。

20世纪70年代,殷之文等开始了PLZT透明铁电陶瓷的研究,对它的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祖父殷伯虔是位颇有名气的国画家,父亲殷云林也是当地的“名士”,其弟殷震为中国著名兽医学家、动物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兽医病毒学开拓者和奠基人。

社会任职

殷之文曾被聘为美国宾州大学材料研究所客座教授、《硅酸盐学报》等多家学报编委、顾问委员会常任主任、国际机构代表。

人物评价

殷之文教授是中国无机材料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奠基人之一,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誉。(吉林大学新闻网评)

殷先生身上的一个最重要特点是他的工作作风,他非常强调科研应紧密结合国家需要,从实际中来,深入调研,课题不宜分散、应集中力量攻关,完成任务后,应力求推广应用。一个阶段后应很好总结、著书立说为后人借鉴。硅酸盐所近半个世纪中,倾注了殷先生一生心血研究的各类材料,大部分己开花结果。(新华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