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黄宪简介

黄宪简介

淘名人 2024-02-22 09:54 热度:

黄宪

黄宪(1933年12月1日—2010年3月6日),江苏扬州人,有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是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黄宪1958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同年任教于杭州大学;1986年任杭州大学教授;1998年任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3月6日在杭州逝世,享年78岁。黄宪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化学的教学与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黄宪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扬州

出生日期:1933年12月1日

逝世日期:2010年3月6日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33年12月1日,黄宪生于江苏扬州。

1945年,考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

1954年,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

1958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同年任教于杭州大学化学系。

1981年,任杭州大学副教授。

1986年,任杭州大学教授。

1998年,任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年9月,出席浙江大学2005级新生开学典礼。

2006年9月,出席浙江大学2006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2010年3月6日,在杭州逝世,享年78岁。

主要成就

黄宪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黄宪设计和开发了多种类型的新反应和新方法。关于有机硒碲化合物在合成多取代烯烃中的应用和聚合物负载的固相合成的研究,发现了有机碲盐在不加碱的情况下与羰基化合物反应形成烯烃,并提出亲卤反应机理。利用a-高碘取代叶立德与亲核试剂反应,使叶立德的a-碳极性逆转。发现快基砜及亚砜进行锆氢化反应时生成反式加成产物,并提出邻基参与反应的机理,在相关研究中提出了合成取代联烯的新方法和联烯及亚烃基环丙烷衍生物高选择性的反应。此外,还开发了多种杂环化合物的固相合成方法等。

学术论著

截至2010年3月,黄宪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近400篇,代表论著有《有机合成化学》《有机合成》等,其中部分论著参考如下:

[1]黄宪.二碘化钐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化学试剂,1990,12(2):6.

[2]黄宪,谢铃虹.有机碲化物在合成中的应用[J].化学通报,1988(03):000001-7.

[3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担任职务

中国科学院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机化学学科组评委

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兰州大学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有机氟化学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教委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化学学科委员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黄宪在求学期间正值抗日战争,扬州沦陷,父亲不愿在日伪统治下工作,以致赋闲在家,生活极其清贫。他自幼与化学结缘,叔父黄鸣驹和黄鸣龙都是药物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专家,两位叔父的学识是黄宪中学时期选择理科的原由。在老师的指点及叔父的影响下,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婚姻家庭

黄宪的妻子是物理教师;长子专攻建筑工程;次子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人物评价

“黄宪是中国有机合成化学的开拓者,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浙江日报》评)

“黄宪是中国元素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国固相有机合成和组合化学研究的开拓者。”(浙江大学化学系评)

“黄宪在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上做出了杰出贡献。”(南京大学校友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