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熊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梦熊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1917年10月12日
逝世日期:2012年12月28日
毕业院校: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中国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研究》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人物生平
1917年10月12日,陈梦熊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23年,陈梦熊在南京中央大学实验学校读小学。
1930年,陈梦熊就读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
1938年,陈梦熊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主修地质。
1942年,陈梦熊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考入重庆原中央地质调查所。
1945年,陈梦熊参加以王曰伦先生为首的祁连山地质矿产考察队,自西宁向北翻越祁连山脉,进入河西走廊,成为中国国内第一个横越祁连山的地质调查队的成员。
1946年,陈梦熊随所复员到南京,参加黄汲清先生主持的中国地质图编图工作。
1950年,陈梦熊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等工作的初步成果,编辑出版了第一部以中国实际资料为主的《实用水文地质学》。
1957年,陈梦熊加入九三学社。
1974年,陈梦熊担任总技术负责,组建了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普查部队。
1982年,陈梦熊改任地矿部科技顾问委员会委员,科技高级咨询中心高级顾问,他还在中国地质大学、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致力于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先后发表论文140余篇,完成国际水文计划(IHP)两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
提出水工环地质学科新体系与方向
陈梦熊出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一书,在书中,陈梦熊重点就21世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学科的发展战略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对水资源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探讨中,提出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荒漠化防治战略、西北黄土高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关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2009年4月,中国科学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启动了“2011~202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并完成了《2011~202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总结报告》。陈梦熊认真研读了该报告,并结合中国水工环地质工作现状,写下了《关于
社会任职
陈梦熊历任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荣誉委员、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顾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双月刊编委会主编、国际水文科学协会及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会员,并曾任自然资源研究会理事、铁道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委员、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国际水文地质图委员会委员、《地质论评》及《地质学报》编委、《环境遥感》编委、《自然资源学报》副主编,以及克罗佛出版公司国际水科技丛书编委会顾问委员等职。
个人生活
陈梦熊的父亲陈金镛先后在崇信学校、崇德女校、南京汇文书院任教。家中兄弟姐妹众多,陈梦熊在兄弟里行四,与姐妹大排行行八。三姐陈郇磐在国立东南大学(后称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当音乐教员。三哥陈梦家是中国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
2016年9月13日,陈梦熊院士、黄劭显院士地质资料捐赠仪式在全国地质资料馆举行,陈梦熊院士之子陈泽行先生及夫人、黄劭显院士之女黄祖英女士作为捐赠者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邢丽霞副主任、发展研究中心谭永杰总工程师、胡小平副总工程师、局总工室刘宏、资料收藏室全体人员以及数据管理室、资料服务室、国土档案处、综合处相关人员参加了捐赠仪式,仪式由胡小平副总工程师主持。
人物评价
陈梦熊是中国水文地质事业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水文地质学家,他仿佛就是为中国水工环地质事业而生的,他不断地行走在中国的地质空白地带,用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为中国的水文地质事业书写了一段在艰难中成长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