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孙家钟简介

孙家钟简介

淘名人 2024-02-22 12:59 热度:

孙家钟

孙家钟(1929年12月7日—2013年2月24日),男,天津人,理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家钟于1952年从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到吉林大学化学系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至1990年担任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9年吉林大学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3年2月24日在长春逝世,享年84岁。孙家钟的科研涉及两个领域:量子化学多体理论和高分子统计理论。20世纪60年代中期参加唐敖庆领导的配位场理论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进行多重散射X的研究,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参加唐敖庆等人进行的高分子固化理论和标度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孙家钟

国籍:中国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29年12月7日

逝世日期:2013年2月24日

毕业院校:燕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配位场理论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生平

1929年12月7日,孙家钟出生于天津市。

1947年,考入国立师范学院化学系。

1950年,转入燕京大学化学系就读。

1952年9月,从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同年到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化学系任助教,在蔡镏生、唐敖庆等老一辈化学家的率领下,参与了化学系的创建工作。

1956年7月,晋升为讲师;1963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1978年,晋升为教授。

1978年,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成立,孙家钟担任副所长。

1979年12月,出席东京国际量子化学会议时,在会场的布告栏上发现有“两个中国”的问题,孙家钟和同志们立即严正而又恰如其分地提醒会议予以重视,会议组委会当即改正并表示歉意。

1980年7月1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1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1984年—1990年,担任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所长。

1989年,任吉林大学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1年,经评选被增补为中国科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孙家钟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孙家钟在量子化学方面,建立了孪函数多组态自洽场方程揭示了二阶约化密度矩阵的拓扑空间的几何性质建立了以分子点群为表征的李代数及其不可约张量方法,并应用到稀土离子晶体的能谱方面。在高分子统计方面,从事高分子固化问题和标度规律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应用1/r12双中心球坐标展开公式和三维旋转群的表示理论,解决了具有延迟效应的各种电磁极矩间的相互作用等重要科学问题。20世纪60年代,他参加了配位场理论研究,建立了一套从连续群到点群的不可约张量方法,从而统一了配位场理论的各种方案,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了配位场理论,该研究成果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获奖人)。他还发展了一种从头计算的理论方法,发展了分子壳模型。20世纪80年代,针对国际上广泛使用的Xα理论的缺陷,孙家钟推导出正确的原子氛重叠模型的多重散射Xα自洽场方程,被国际同行称为“精确的多重散射Xα自洽场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孙家钟先后兼任兼任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协调委员会化学学科专家组成员,国务院第三届学位委员会委员,第二届、第三届学科评议组(化学组)成员,国家教委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组长,《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国际《分子液体杂志》编委,《国际量子化学杂志》编委等职。

人物评价

孙家钟积极致力于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他治学严谨,技高德馨,从教50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许多高层次建设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评)

孙家钟先生的一生,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的一生。他为中国的理论化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和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倾尽全部精力。他不仅是党的教育思想的自觉实践者,还是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引导者,是创新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