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学彦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许学彦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常州市
出生日期:1924年5月11日
逝世日期:2016年3月10日
毕业院校:交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24年5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
1944年9月,高中毕业后,许学彦被保送到交通大学造船系学习。
1946年9月,抗战胜利后,许学彦随交大师生乘船从重庆返回上海,继续学习。在交大学习期间,他成为了当代造船学家和教育家辛一心教授的学生。
194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
1951年,许学彦向浚浦局辞职,进入船舶局技术处,任技术员,开始走上船舶设计之路。
1952年,许学彦在技术处参与设计完成了船舶设计的处女作“海济号”黄浦江渡轮。
195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许学彦主持设计了55甲高速炮艇。
1958年—1959年,担任“东风”号技术设计与施工设计主办及审定。
1959年,许学彦担任了著名的“昆仑号”总设计师。
1962年设计0111型高速护卫艇(批量生产称62型护卫艇),该艇被授予“海上猛虎艇”的称号。
1967年主持研制了“七一八工程远洋航天综合测量船”。许学彦担任工作组的副组长。
1974年—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性能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主持设计了海军重点、批量生产并出口的“62”型高速护卫艇主持设计国家重点“718工程”中的主要三型船舶:即远洋跟踪综合测量船队的主测量船“远望号”、海洋调查船“向阳红10号”和远洋打捞救生船“J121号”等三型船舶。主管设计了我国第一批万吨级出口船,为我国造船工业进入国际市场做出了贡献。分别主编了有关船舶的手册和出口船参考资料丛书。
学术论著
《专辑编者的话——大家都来开发新船型》
《高性能机翼帆的开发研究》
《矩形硬帆间相互干扰的试验研究》
《民船的研究设计概述》
《我自幼爱上了船》
荣誉表彰
1993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
人物轶事
立志造船
1937年,爆发了卢沟桥事变,日寇打到上海,由于军队抵抗不利,同年10月份就打到许学彦的家乡,他便逃难到父亲在安徽九龙岗淮南煤矿。当时许学彦周岁13岁,一个人没法跑,就跟着村里的大学生一块跑,从常州到南京,后来又从九龙岗到安徽阜阳、河南、武汉、贵州,并在贵州读了当时的国立第三中学和国立第十四中学。这段逃难的经历对许学彦影响很深,深感中国国防力量太弱,就是在当时,他立志长大以后要为国防服务,增强中国的国防力量。高中毕业后,许学彦如愿进入到当时还在重庆的交通大学造船系深造。
尊重妻子
许学彦被自己的母亲评为“我的儿子是个哑巴”。他刚结婚时,和妻子有矛盾时,从来不跟妻子吵架。他会拿张报纸遮住脸不吭声。他非常尊重妻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交通很挤,许学彦要买自行车,但由于他有头昏病,所以妻子和母亲都不同意购买,对此他只是生闷气。即使抽屉从不上锁,他也不会私自拿放在抽屉里的钱。直到妻子同意购买自
人物评价
许学彦13岁立志造船强国防,并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的船舶事业,他是新中国船舶设计的中流砥柱,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国家重点工程中的主要三型船舶等。他认真对待自己的事业,同时也热爱着自己的事业,即使不能工作在船舶设计的第一线,退休后,他仍坚持了解最新的船舶动态,甚至会出席关于船舶工业发展的论坛。
这位作品早已名扬海内外的船舶工程师,在工作中,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在生活中质朴无华,平易近人,对待身边的人毫无架子,人缘很好,邻居们都敬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