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李荫远简介

李荫远简介

淘名人 2024-02-22 15:50 热度:

李荫远

李荫远(1919年6月20日—2016年8月22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物理学家。李荫远1938年进入四川大学物理系,1941年转学考试入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毕业到清华大学工作。1947年初赴美国留学,1948年获华盛顿州立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80-1999年任物理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李荫远主要从事磁学、固体物理和光学的理论研究,是中国固体和磁学理论的开拓者之一。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荫远

国籍:中国

出生地: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1919年6月

逝世日期:2016年8月22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伊利诺伊州立大学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人物生平

1919年6月,出生于四川成都。

1938年,于成都石室中学高中毕业。因在中学6年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被保送入四川大学。在高中时,他已将大学的普通物理和普通化学的英文课本念完。在四川大学,他感到课程容易,额外听了一些数学课来充实自己。

1941年,他转入西南联大物理系,1943年大学毕业,先后任四川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助教。

1947年,李荫远赴美国留学。他先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做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48年获硕士学位,学位论文为《Cu-Au合金系统有序的仿化学理论》。

接着在伊利诺州立大学做博士生并兼任研究助理,195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为《贝特-维斯(Bethe-Weiss)方法在反铁磁性理论中的应用》,毕业后留校做博士后一年。

1952-1955年,在卡内基理工学院任研究员,并一度在威斯汀豪斯公司磁性材料实验室兼职。

1955年,在威斯汀豪斯公司磁性材料实验室兼职。

1956年,回国,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研究工作开始于1945年在西南联大任助教时,在王竹溪老师的指导下整理杨振宁的合金有序化理论的仿化学方法,首次得出Cu3Au的一阶相变解;到美后完成了近邻原子对作用下铜金合金系统有序化转变温度对铜金比的相图和相关工作。1950年开始转向磁学理论,作出了反铁性相变的近似理论、根据超交换作用探讨了好几类过渡族元素氧化物晶体的反铁磁或亚铁磁结构。

磁学理论

李荫远对于磁学理论的研究和磁学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贡献。首先,由于他在国外时就了解到高频磁性材料铁氧体对发展电子学、计算机和微波等新技术的重要性,了解其研究工作的进展概况,回国后又看到经济建设对铁氧体材料的迫切需要,因此他不但亲自从事铁氧体理论的研究,还尽力促进铁氧体实验研究的开展。1960年他曾在物理研究所和全国性讲习会上,较为系统地讲授铁氧体物理学,后来将他与李国栋的讲课讲义整理补充成《铁氧体物理学》出版,成为高等学校磁学专业和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曾任《物理学报》副主编、《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主编等职。

人物评价

李荫远是中国固体物理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近40年来,他始终在科研第一线从事磁学和固体理论研究工作。他一贯关心物理实验工作,特别是物理学一些新兴和前沿领域的发展,他的许多理论研究常与当时新兴前沿课题密切联系。(九三学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