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展鹏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金展鹏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西荔浦县
出生日期:1938年11月6日
逝世日期:2020年11月27日
毕业院校:中南矿冶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55年9月,金展鹏考入中南矿冶学院,攻读金相专业。
1960年,金展鹏于中南矿冶学院毕业,对金相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又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
1963年,金展鹏于中南矿冶学院研究生毕业;并留母校任教。
1979至,在中南大学任教的金展鹏经老师黄培云推荐,被选派到瑞典皇家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在瑞典,他把传统的材料科学与现代信息科学结合,首创了在一个式样上测量三元相图整个等温截面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德国科学家的难题。这个方法就是后来国际相图界公认的“金氏相图测定法”,国际同行因此称他为“中国金”。
1981年,金展鹏回国任教并担任中南大学教授。
1986年,第四届全国相图会议在中南大学召开,金展鹏任会议主席。
1998年,金展鹏突然病倒,抢救后落下全身瘫痪。在轮椅上金展鹏仍坚强地教书育人、潜心科研。此后16年间,金展鹏完成了1项国家863、3项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国际合作项目;培养了20多位博士和硕士;撰写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金展鹏主要从事相图热力学与相变动力学研究。发展了结构特点不同的相的热力学模型和相图优化计算方法,构筑了一系列金属合金、氧化锆基陶瓷及人工晶体材料的相图。发展了研究相图等温截面和等温四面体的多元扩散偶方法,实现用一个试样获得三元相图等温截面及无扩散亚稳相转变区等信息。建立了阶段性亚稳相转变理论,揭示了某些铁合金中依次出现各种亚稳相的相变机制。以不同热力学变量为坐标的相图为背景来研究各类动力学通道,建立了模拟材料组织演化过程的理论框架,并用于预测和阐明合金的非晶形成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过程及热腐蚀产物的形成条件。
金展鹏将传统材料学与现代信息学巧妙糅合,首创的三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实现了用一个试样测定出三元相图整个等温截面,而在此前,德国科学家必须用52个试样才能达到同样的目的。这一方法,被国际相图界称为“金氏相图测定法”,为50多种著名杂志争相引用,并由此奠定了
社会任职
金展鹏曾任国际合金相图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学会理事。现任国际相图计算杂志副主编、美国相平衡杂志顾问编委、亚太材料科学院成员,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评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原校长黄伯云:金展鹏是“只要有一个脑袋存在,就要奋斗”。
中南大学商学院的女生赵朝阳:“金老师永远是我们心灵深处的一盏明灯”。“认识金展鹏这两年,是我成长最快的两年。我虽然看不懂金展鹏潜心研究的相图和公式,但我却看到了他身处逆境,仍奋发向上、永不妥协的精神;虽然他没有给我上过一堂课,但他教给我的东西足以使我受益终生,那就是坚强乐观,严谨治学”。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材料科学家赵继成:“金老师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好老师。”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任终身教授的赵继成:金老师之所以能培养出那么多高层次人才,最大的原因应该是金老师不仅倾其所有帮助学生,培养学生治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引导学生要瞄准研究前沿,挑战世界难题。
人民日报:他谦恭而儒雅,和蔼而自尊。疾病摧垮了他健康的身体,但留给他智慧的大脑。他无法像常人一样站立起来,但他的学术思想和师德素养,始终站立在高处,卓尔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