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程镕时简介

程镕时简介

淘名人 2024-02-23 18:14 热度:

程镕时

程镕时(1927年10月18日—2021年2月7日),江苏宜兴人,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镕时于1949年从金陵大学化学系毕业;1951年从北京大学化学研究部毕业;195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物理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之后随所迁并至长春,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63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2年晋升为研究员;1983年调到南京大学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兼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2021年2月7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程镕时早年参加高分子分子表征的研究工作,长期致力于高分子溶液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程镕时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宜兴

出生日期:1927年10月18日

逝世日期:2021年2月7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化学研究部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27年10月18日,程镕时出生于江苏宜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小学还没毕业的程镕时就跟随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一家人乘坐一条小船,风雨飘摇逃到安徽芜湖,再周转汉口、长沙、零陵、沅陵,直到四川。

1941年,考入中央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

1944年,被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录取,却因为日军的侵袭,再加上突然患病,没能入读。

1945年—1949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化学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49年—195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研究部,并毕业。

1952年5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物理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2月随所迁并至长春,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63年,晋升为副研究员。

1982年,晋升为研究员。

1983年,调到南京大学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21年2月7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主要成就

程镕时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程镕时早年从事高分子分子表征和溶液粘度的研究,提出一系列应用广泛的公式和团簇理论。对凝胶色谱的研究阐明了多孔填料的成孔机理并提出凝胶色谱扩展效应和分离效应的统一理论及绝对定量化原则,以及一种研究分子水平上吸附作用和分子间配合作用的有效而直接的定量方法,拓展了凝胶色谱的应用范围。在高分子溶液凝聚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学术论著

截至2021年2月,程镕时先后发表论文300余篇。

    程镕时,秦汶 避免电动搅拌器马达温度升高的简便方法 化学通报 (9), 568, 1953

    程镕时 钱人元 支化高分子的溶液性质 高分子通讯 1, 130, 1957

    程镕时 贺智端 武义森 低温丁苯橡胶的分子量分布 高分子通讯 1, 236, 1957

    程镕时 邓沣儒 冰水的循环 高分子通讯 1, 239, 1957

    程镕时 阮梅娜 钱人元 丁苯橡胶的分子量 Ⅱ 低温聚合的丁苯橡胶 化学学报 24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5年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表征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


江苏化工化学会高分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分子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


《高分子学报》编委


《色谱》编委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程镕时艰难求学、勇攀科研高峰,他的一生,孜孜不倦,潜心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创新之心不止。(江苏新闻广播评)

程镕时在高分子研究领域,是海内外知名的专家。他从1952年起就与高分子物理化学打交道,一生都与高分子“链接”在一起,在高分子物理化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南方日报》评)

程镕时是中国高分子物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为中国高分子物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也是中国著的化学教育家。他学术思想活跃,学风严谨求实,热心于教育事业,他授课深入浅出,注重师生互动和教学效果的关系,深受学生尊重和爱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他热爱祖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崇尚科学,坚持真理,淳朴善良。他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了化学教育与研究事业。(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