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黄宏嘉简介

黄宏嘉简介

淘名人 2024-02-23 21:41 热度:

黄宏嘉

黄宏嘉(1924年8月5日—2021年9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南临澧,微波和光波导学家,微波电子学家,光纤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上海大学教授。黄宏嘉1944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1948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任教;1949年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1956年—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所研究员、微波传输研究室主任;1960年—1964年任教于北方交通大学;1964年—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79年—1987年任上海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9年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学科学院院士;2021年9月2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黄宏嘉长期致力于微波与光纤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等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黄宏嘉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24年8月5日

逝世日期:2021年9月22日

毕业院校:密西根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籍贯:湖南临澧

人物生平

1924年8月5日,黄宏嘉出生于北京。

1940年—1944年,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4年—1945年,参加中国远征军,担任随军英语翻译。

1946年—1948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任教。

1948年—1949年,就读于美国密西根大学,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56年—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所研究员、微波传输研究室主任。

195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1964年,任教于北方交通大学。

1964年—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研究室主任。

1979年—1987年,任上海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7年,任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长。

1989年,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学科学院院士。

1994年,任上海大学名誉校长。

2006年,任上海大学终身教授。

2021年9月2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主要成就

黄宏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黄宏嘉创立了“超模式”概念,取得理论上的突破,使微波与光纤研究的模式耦合理论建立在理想模式、本地模式和超模式的完整理论体系上。他最早研制出了中国的单模光纤;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论证了从微波波导到光波导的发展;完成了理论层面的奠基后,开始着手于应用与实践的探索;1979年,开始单模光纤研究,经过两年的攻关,研制出中国第一根单模光纤;接着,开展了整整三年“单模光纤技术”的研究,完成了一个400兆比特30.7公里的传输系统,这是中国最早的光纤通信系统;20世纪80年代末,从单模光纤转向了特种光纤的研究;1997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制出宽带光纤波片。

1979年,黄宏嘉在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光纤研究实验室—波科学研究实验室。

学术论著

截至2021年9月,黄宏嘉先后在《物理学报》《电子学报》《数学学报》等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6部,代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59年—1964年

“毫米波波导传输”(301工程)北京中心研究室副主任

1962年—1984年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微波专业学会主任委员

1983年—1985年

欧中友协科技委主席(布鲁塞尔)

1984年

德国卡斯鲁大学客座教授

1989年

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

1992年

比利时鲁汉大学客座教授


国际无线电联盟场与波委员会(URSI ComissionB)委员兼中国区主席


《美国微波与光技术(Microwave and OpticalTechnology Letters)》编委


《美国光纤与集成光学(Fiber andIntegratedOptics)》执行编委


《应用科学学报》主编


《电子学报》编委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编委


《中国大百科全书》电磁学分支学科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学编委


《中国大百科全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分支学科主编


《光波科学与技术(OpticalWave Sciences and T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黄宏嘉的曾祖父黄道让,晚清科举进士、诗人;黄宏嘉的父亲黄右昌,法学家、诗人,曾任北京大学法科教授、法律系主任,湖南大学法律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曾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黄宏嘉兄弟姐妹共八人,大哥黄宏建办实业;二姐黄绍湘是历史学家;二哥黄宏熙是大学教授、翻译家,曾任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弟弟黄宏荃是大学教授、翻译家;妹妹黄颂康是历史学家。

勤俭节约

黄宏嘉对自己很“抠门”。1982年,李政道回国,特意要来见他。为了这次会面,他在家居然翻不出一件好点的衬衫,最后挑了一件,衣服领子还是补过的。他的衬衫总是补了又补,一双凉鞋穿了30多年,连鞋匠都不愿意再补。

人物评价

“黄宏嘉是中国单模光纤技术的开拓者,为中国微波技术及光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教育报》评)

“黄宏嘉是中国研究光纤通讯领域的先驱,是中国单模光纤技术的开拓者。”(《新民晚报》评)

“黄宏嘉是世界光导纤维之父。”(《中国教育报》评)

人物纪念

黄氏模式

黄宏嘉创立了“超模式”概念,取得理论上的突破,使微波与光纤研究的模式耦合理论建立在理想模式、本地模式和超模式的完整理论体系上,其独创的光纤传输“超模式”理论被国际同行称为“黄氏模式”。

回馈家乡

1986年,黄宏嘉将专利转让费其中的100万元捐给了家乡;2001年,他又给家乡捐了10万元,用于开办少儿图书馆,设立奖学金;2018年,他再用自己的院士津贴为家乡捐献价值12万元的电脑和书籍。

黄氏波片

1997年,黄宏嘉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制出宽带光纤波片,被贝尔实验室命名为“黄氏波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