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曙简介
基本资料
本名:赵曙
别名:赵宗实、宋英宗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
出生日期:1032年2月16日
逝世日期:1067年1月25日
主要成就:命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
在位时间: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
庙号:英宗
陵墓:永厚陵
年号:治平
谥号:宪文肃武宣孝帝
人物生平
赵曙身世背景
赵曙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重孙,宋真宗赵恒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宋仁宗赵祯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母亲为仙游县君任氏。最初,江宁节度使赵允让(“濮安懿王”的称号是仁宗后来加封的)梦见两条龙与太阳一起坠落,就用衣服接着。到明道元年(1032年)正月三日,赵曙在宣平坊宅第出生的时候,红光照遍居室,有人看见黄龙在红光中游动。
赵曙幼年过继
因宋仁宗赵祯早年无子,于是在景祐二年(1035年),幼年的赵曙被宋仁宗接入皇宫,赐名为赵宗实,交给曹皇后(后来的曹太后)抚养。
赵宗实(后来的宋英宗赵曙)天性极为孝顺,喜好读书,不做嬉游玩乐的事情,穿的用的节俭朴素得像一个儒者。常穿着朝服见他的老师,说:“你是我的老师,不敢不以礼相见。”当时吴王宫教授吴充进呈《宗室六箴》,仁宗把它交给宗正,赵宗实把内容写在屏风上来约束自己。
景祐三年(1036年),赵宗实被封为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升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
为政举措
政治
赵曙继续任用仁宗时的改革派重臣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鉴于仁宗以来的弊政,赵曙向执政宰辅们提出了裁救积弊的问题,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还下诏将各品级官员的转迁年限加以延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冗官”现象给朝廷财政造成的压力。为广纳人才、为国选贤,赵曙命宰执大臣推荐才行之士以充馆职。
经济
赵曙执政时,封桩库、左藏库等国库空虚。以治平二年(1065年)为例,这一年宋朝岁入虽达一亿一千六百一十三万银两,官费、军费等支出却达一亿二千零三十四万银两,入不敷出。
文化
赵曙还非常重视读书和书籍的编写整理。治平元年(1064年),司马光写成了一部《历年图》进呈给赵曙,赵曙对此大加赞赏。
治平三年(1066年),赵曙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赵曙同意司马光选聘助手成立书局编写历代君臣事迹的请求,批示将书局设在崇文院内,特允许其借调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的书籍。不仅如此,赵曙还批准提供皇帝专用
历史评价
司马光:臣闻陛下昔在藩邸事濮王,承顺颜色,备尽孝道。凡宫中之事,濮王皆委陛下干之,无不平允。
王称:英宗皇帝之在潜藩也,允蹈恭俭,力行礼义,而天资明叡,物望攸属。仁宗皇帝雅知其贤,授以重器。在位五载,尽循父道。虽以忧勤损寿,然甚盛之德,固已度越前王,宪章后嗣矣!
脱脱:昔人有言,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信哉!英宗以明哲之资,膺继统之命,执心固让,若将终身,而卒践帝位,岂非天命乎?及其临政,臣下有奏,必问朝廷故事与古治所宜,每有裁决,皆出群臣意表。虽以疾疹不克大有所为,然使百世之下,钦仰高风,咏叹至德,何其盛也!彼隋晋王广、唐魏王泰窥觎神器,矫揉夺嫡,遂启祸原,诚何心哉!诚何心哉!
王夫之:然而英宗有难处者于此:君子之守道也,不昧其初。濮王之薨,英宗尝执三年之丧矣。未为天子而父之,已为天子而不父,则始末不相应。而前之哀戚,以大位而改其素,安能不耿耿焉。此则仁宗之过也。
轶事典故
裁决医官
宋仁宗暴亡,医官应当负有责任,主要的两名医官便被赵曙逐出皇宫,送边远州县编管。其他一些医官,唯恐也遭贬谪,便在赵曙面前求情,说:“先皇起初吃这两人开的药还是很有效的,不幸去世,乃是天命,非医官所能及。”赵曙正色道:“我听说这两个人都是由两府推荐的?”左右道:“正是。”赵曙便道:“如这样,我就不管了,都交给两府去裁决吧。”众医官一听,都吓得魂飞魄散,暗暗惊叹新皇帝的精明与果断。
仰慕苏轼
赵曙在未即位前便听说过苏轼,十分仰慕。继位后,赵曙本想按照唐朝的惯例将苏轼召入翰林院,授予他知制诰职务。但宰相韩琦却说:“苏轼是能成大器的,今后必然会被皇上所重用,只要朝廷好好栽培他,那么全国的文入学士都会为皇上效劳。那时,人心所向,也就不敢有人对此有异议了。倘若现在突然重用苏轼,天下士大夫恐怕会怀疑他的能力,这对苏轼是极为不利的。”赵曙又问韩琦:“让苏轼修起居注怎么样?”韩琦说:“修起居注与知制诰官职性
人际关系
亲属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曾祖父母 | 宋太宗赵光义 | 北宋第二位皇帝。 |
任太仪 | 宋太宗妃嫔,景德二年(1005年)追封为太仪。 | |
祖父 | 商恭靖王赵元份 | 宋太宗第四子,母为任太仪。 |
父母 | 濮安懿王赵允让 | 商恭靖王赵元份第三子,宋英宗生父。 |
仙游县君任氏 | 宋英宗生母。 | |
皇后 | 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 | 宋英宗正妻,继位后册封为皇后。 |
后妃 | 修容张氏 | 初封昌平郡君,进封修容。建炎四年,去世于虔州。 |
昭仪鲍氏 | 初封永嘉郡君,元丰八年四月为才人,元符三年正月进美人,崇宁元年十一月去世,追赠昭仪。 | |
贵仪张氏 | 初封仁寿郡君,元丰八年四月为才人,元符三年正月进婕妤,大观二年二月进修容,政和元年十月去世,追赠贵仪。 | |
儿子 | 宋神宗赵顼 | 生母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宋英宗长子。 |
吴荣王赵颢 | 生母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宋英宗第二子。 | |
润王赵颜 | 生母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宋英宗第三子,早亡。 | |
益端献王赵頵 | 生母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宋英宗最幼子。 | |
女儿 | 德宁公主 | 生母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宋英宗长女。 |
宝安公主 | 生母宣 |
史料索引
《东都事略·卷七·本纪七》
《宋史·卷十三·本纪第十三》
《宋史全文·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