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征镒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吴征镒
外文名:Wu Zhengyi,C.Y. Wu
别名:号白兼,别名白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九江
出生日期:1916年6月13日
逝世日期:2013年6月20日
职业:植物学家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中国植物学奠基人
代表作品:《中国植物志》
人物生平
1916年(中华民国五年)6月13日,吴征镒出生于旧时官吏世家,排行老三,从小就非常喜爱植物,他8岁入家塾,念“四书五经”,读《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
1929年(中华民国十八年),就读江都县中。
1931年(民国二十年),考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
1933-1937年,进入清华大学,受的是“通才教育”,得名师朱自清、叶公超、陈桢、萨本栋、高崇熙等教授,转入专修植物学后,又得李继侗、吴韫珍二师指导,靠五哥吴征铠半薪资助和清寒奖学金才得以完成大学学业。
1937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吴征镒从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并留校任教。他随清华、北大和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迁到昆明。
1938年到1948年,整理了中国现代著名植物学家秦仁昌等从国外带回的所有植物标本照片。
1940年-1942年,进入西南联合大学理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生物系张景钺教授。
1949年,吴征镒参加北京市军管会工作,任高教处副处长,负责
主要成就
吴征镒自1936年起从事植物学诸多领域的研究。特别是云南植物资源的调查,并指出植物的有胩物质的形成与植物种原分布区及形成历史有一定相关性,对以上各学科的造诣日深,提出了指导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他在植物分类研究中,发现并发表了1300个以上新分类群(植物亚科、族、组等新等级不下10个,新属10个)。
吴征镒在植物区系地理学方面,科学地划分了中国植物属和科的分布区类型并阐明了其历史来源,形成了独创性的区系地理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提出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完成中国植物区系区划,为资源保护和国土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修改了世界陆地植物分区系统,为植物区系区划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及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征镒参加并领导了中国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建国之初,他负责橡胶宜林地的考察,与其他科学家共同解决了中国橡胶种植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使国家急需的战略物资紧缺得
社会任职
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
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
1975年起,吴征镒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之后又担任中国生态学会理事。
1977年起,还当选为五届、六届、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
1979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院长。
1980年后,任美国植物学会终身外籍会员,瑞典植物地理学会名誉会员,前苏联植物学会通讯会员。
1986年,在俞德浚故逝后,吴征镒接任《中国植物志》主编。
1997年,当选世界自然保护协会ISCN理事。
后曾任云南省科委副主任,云南省科协主席。
亲属成员
祖父:吴筠孙,是清朝光绪甲午年(1895)恩科传胪。
父亲:吴启贤,任过北洋政府农商部主事和江苏省议员。
兄长:两位兄长分别是著名医学家吴征鉴,和著名物理化学家吴征铠。
弟弟:一位是著名文史学者、戏曲学家吴白陶(征铸),另一位则是资深工程师吴征莹。
人物影响
由吴征镒定名和参与定名的植物类群多达1766个,涵盖94科334属,其中新属22个。以吴征镒名字命名的植物有3种,分别为“征镒冬青”、“征镒卫矛”和“征镒麻”。前两种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云南山区,已收录于《中国植物志》。后一种植物是在神农架地区本底资源综合调查工作中首次发现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植物,这一科研成果今年已在国际最权威的植物分类学杂志《Taxon》上发表。
人物评价
他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他扎根边疆,淡泊名利,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远见卓识,为中国植物科学事业鞠躬尽瘁。”(新华网云南评)
吴老给我们留下了宝贵学术成果,他的学术精神激励了几代科研工作者,我们将继续完成他未竟的事业,让他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昆明植物研究所原副所长吕春朝评)
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吴老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以吴老为榜样,感受他博大胸怀、海纳百川的情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评)
吴征镒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他扎根边疆,淡泊名利,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远见卓识,为中国植物科学事业鞠躬尽瘁。他的逝世,使中国科学界失去一位大师,植物学界失去一位巨匠。(中国科学院评)
后世纪念
2015年1月24日,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举办了吴征镒雕像落成暨揭幕仪式。
2015年6月19日上午,“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吴征镒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