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恩凤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恩凤
别名:惠同(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句容县
出生日期:1910年12月20日
逝世日期:2008年6月7日
职业:著名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
毕业院校:金陵大学,获农学士学位
主要成就:提出改良盐碱土的综合措施 确立耕作土壤地位 提出土壤适度深耕 阐明土壤肥力实质
性别:男
历简
陈恩凤先生自幼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良。193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并被学校推荐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前身)任调查员,在美籍专家指导下从事土壤调查工作。在掌握了一定的土壤地理知识之后,为进一步深造,于1935年去德国留学,在克尼堡(Konigsberg)大学研究院攻读土壤肥力学,其导师为国际知名土壤肥力学家、密氏定理的创始人——密希里(E.A.MitscherLich)。1938年春,陈恩凤完成了题为《厩肥施入土内在生长季节的分解》的学位论文,获理学博士学位。该论文于当年秋在《德国农业年报》上发表。
1938年6月回国,继续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晋升为技师,主要从事土壤团粒稳定性测定方法和人畜粪中氮素保存方法的研究。1940年转入设在重庆北碚的中国地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从事土壤地理研究,并在当时内迁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农学院兼课。1943年8月受聘转入复旦
成就
陈恩凤从事农业高等教育近50年,讲授过土壤学、肥料学、土壤地理学、水土保持学、土壤改良学、土壤肥力学等多门课程。在教学中,他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一手抓教材,一手抓教法,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943年他专任教学工作以后,就以自己所掌握的调查研究材料,并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出《水土保持学概论》和《中国土壤地理》,分别于1949年和195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两本教材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充实、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的特点,深受师生的欢迎。其中《中国土壤地理》一书,被指定为高等院校地理系教学参考书。他还十分重视生产实习,领导和指导学生参加友谊农场开垦前的土壤调查、辽河流域土壤调查、郭前旗灌区盐碱土调查和改良,以及各地土壤侵蚀调查等工作。他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都能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地工作,并作出较好成绩。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土壤学教学、科研和行政部门的业务骨干或领导干部。
他在土壤科
确立耕作土壤地位
陈恩凤从1933年起就从事土壤调查工作,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在多年实际调查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科学资料,为日后从事土壤分类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土壤分类是土壤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土壤分类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调查、荒地开发、区域规划、国土整治和环境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也是进行国际土壤科学信息交流的重要内容。
50年代后期,我国土壤学界有人认为耕作(农业)土壤并非自然土壤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且其形成的开始也往往是自然土壤本身历史的结束,所以不可能和自然土壤混合分类。陈恩凤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它不符合土壤发生规律。他认为:“农业土壤由自然土壤经过耕作发育而成,所以与自然土壤有亲缘关系,它们之间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还有各种中间的过渡类型。它们具有相同的母质、相同的个体理化性质,如结构性、保水性、吸收性等;就以外在因子而论,也有相同的部分,如当地的气候、地形等。因此,二者既可能而且应
提出土壤适度深耕
在人口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土壤肥力以增加农产品产量,是所有农业工作者,也是土壤科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陈恩凤从研究有机肥料和土地深翻入手,以阐明土壤肥力的实质及其培肥途经。
1958年,在我国部分农业科学工作者和农民群众中,对土壤深翻问题存在着一种倾向,似乎土壤耕翻越深越好,导致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为了探明土壤耕翻的适宜深度,他在广泛收集数据、进行系统测定的基础上,于1959年发表题为《深耕的现状与发展》一文。文章指出,由于土体的自然下沉和上层土壤对进入土壤空气中氧的截留,深耕超过一定深度后,下层土壤的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并无明显变化。据此,他提出深耕的最大深度以不超过50厘米为宜。
阐明土壤肥力实质
陈恩凤在研究土壤深翻适宜深度的基础上,进而研究了耕作土壤的层次发育问题。他通过田间试验证明,在翻耕深度为30—40厘米时,上层土壤由于受地面生物和气候的影响较大,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化比较强烈,但欠稳定,对作物前期生长影响较大;而下层由于受地表生物和气候影响较小,通气透水性能较差,生物活动与物质转化亦较弱,但比较稳定,对作物后期生长及产量起稳定作用;至于40—50厘米的土层,其物质转化强度更低,但对于承受和补充上层的水分、养分有较大能力,因而对作物起着保证作用。陈恩凤根据各层次物质运动特点和对作物生长所起的不同作用,分别将其命名为“活动层”、“稳定层”和“保证层”。这种按作用而不按形态划分耕作土壤层次的方法,在指导生产上更有实际意义,也更加明确地阐明了深耕的主要作用在于创造一个具有稳定作用的“稳定层”。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土壤的层次组合状况对土壤肥力虽有意义,但土壤中水、肥、气、热之间的协调更
提出盐碱土改良方法
1953年初,陈恩凤率领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部分科研人员,在吉林省郭前旗灌区的盐碱荒滩上建立起我国东北地区最早的长期定位观测点,以进行改良盐碱地的研究。他根据土壤中盐分易于集中,易于分散,即所谓“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以及集中则为害,分散则有益,而且盐分中多数为作物生长所必需,所以既不宜、也不易去除净尽的事实提出,改良盐碱土,只要将土壤盐分浓度严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就能够生长作物,而无须完全除尽。事实证明,郭前旗灌区的盐碱地采用“淡水冲洗,种稻改良”获得了成功,为盐碱地改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8年观测结果表明,经淡水冲洗种稻改良的盐碱地有48%的土地含盐量呈下降趋势,30%土地盐分无明显变化,仅有22%土地的盐分呈上升趋势。可见,种稻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可使地下水含盐呈下降趋势,这就肯定了苏打盐土进行种稻改良的长期有效性。
在研究盐碱土的过程中,陈恩凤发现有机质的转化与土壤脱盐脱碱有
个人简历
1910年12月20日 出生于江苏省句容县。
1933年 毕业于金陵大学,获农学士学位。
1933—1935年 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调查员。
1935—1938年 在德国克尼堡大学研究院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1938—1940年 回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任技师。
1940—1943年 任中国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并在复旦大学兼课。
1943—1952年 任复旦大学教授、农艺系主任。
1952—1984年 历任沈阳农学院教授,土壤农化系主任、副院长、院长。
1953年 兼任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东北分所筹备处副主任。
1954年 兼任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农化室主任。
1984年 以后不再担任沈阳农学院院长职务,专任教授。
2008年6月7日 逝世于沈阳。
主要论著
1 陈恩凤.江苏省句容县土壤调查报告.土壤专报,1933(8),第8号.
2 陈恩凤.厩肥施入土内在生长季节的分解(德文).德国农业年报(柏林),1938,86(1).(UntersuchungenuberdieZersetzungdesStallmistesimBodenWahrendderVegetation,Lardw.JahrbucherBd,86(1)Heft1,Berlin,1938.)
3 陈恩凤.四川省北川县土壤.土壤简报,1939(2)第2号.
4 陈恩凤.汉渝公路中段及渠江流域之土壤与土地利用.地理集刊,1943(1).
5 陈恩凤.人畜粪中氮质之保存方法.土壤,1943,3(1—2).
6 陈恩凤.青海省中部之棕壤及其地理意义.地理学报,1944,(11).
7 陈恩凤.水土保持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
8 陈恩风.中国土壤地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1.
9 陈恩凤.黑
学者风范,师者楷模
2008年6月7日,九三学社资深社员,我国著名土壤学家、教育家,沈阳农学院原院长,九三学社辽宁地区组织的主要创建者之一陈恩凤先生离开了我们。斯人已去,风范长存,陈恩凤先生一生以科学报国、培育英才为己任的执著献身精神将成为激励后继者不断前进的宝贵财富。
陈恩凤1933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1938年获德国克尼堡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抗战的烽火中陈恩凤先生学成归国,立志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科学报国成为陈先生一生的信念坐标。
陈恩凤长期从事土壤科学研究,在土壤地理、盐碱土改良和土壤肥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的《水土保持学概论》、《中国土壤地理》和《土壤肥力物质基础及其调控》等学术专著,对土壤肥料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我国土壤学科在国际上学术地位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1945年,他与我国老一辈土壤学家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土壤学会,成为我国土壤学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
陈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