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绪贤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丁绪贤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885年
逝世日期:1978年
职业:化学教育家
主要成就:中国半微量分析化学研究和世界化学通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人物生平
1885年10月11日出生于安徽阜阳。
1904—908年就读于南京江南高等学校。
1909—1910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化学系。
1911—1916年再读于伦敦大学化学系,1914年获荣誉科学学士称号。
1912年在伦敦参与发起成立中国科学社,为该社发起人之一。
1917—1918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化学教授。
1919—1927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1927—1930年东北大学化学系教授。
1931—1933年安徽大学理学院院长。
1934—1935年苏州东吴大学理学院院长。
1937—1945年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师院及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
1942年被选为中国化学会桂林分会首届理事会理事。
1944—45年被选为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十二届理事会理事,并于
1947—1948年被选为第十四届、十五届理事会监事。
1946—1956年任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1956年退休。
1978年9月20日病逝于杭州。
技术成就
编写中国第一部世界化学通史
丁绪贤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认识到研究自然科学史,是提倡科学、改进教学的有力措施。因此他像中国化学家王进、张子高等一样,早在70年前便致力于化学史研究。丁绪贤主要侧重研究世界化学通史,是中国开展世界化学史系统研究的第一位学者。1919年,他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理化杂志》创刊号上发表《化学家普力司莱传》一文,对发现氧气做过杰出贡献的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首先在中国作了全面介绍普里斯特利具有民主思想,因同情美国独立运动而受迫害,后迁居美国。丁绪贤撰写此文意在宣扬“五四”运动提出的科学、民主的革命主张。1919年丁绪贤被北京大学总长蔡元培聘为该校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丁绪贤是主张在大学将科学史列为教学内容的少数有眼光的教育家之一。他高度评价科学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在北京大学讲授化学的同时,兼设化学史课程。在紧张教学及系务活动后,经常去图书馆查阅
主要论著
1丁绪贤.化学家普力司莱传.理化杂志,1919,5(1):113118.
2丁绪贤.化学史通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1925;第二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3丁绪贤译.半微量定性分析.第一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4丁绪贤译.试验金属及酸根用有机试剂.上海:中国图书仪器公司,1949.
5丁绪贤等.硫代乙酰胺的制备和它在半微量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化学通报,1956,(3):27—36.
6丁绪贤等.铜组分析的简化法和铜砷组中铋、铅及镉的快速分析法.化学世界,1958,13(5):201—204.
7丁绪贤等.健那绿作为亚锡和高汞的特效试剂.科学通报,1959,(3):93.浙江大学学报,1959,(1):73—81.